飞向灾区——新华社记者灾区采访手记之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19:3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 飞向灾区——新华社记者灾区采访手记之一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李刚

  5月13日6时整,北京西郊机场。

  两架乳白色的空军4019号专机停卧在跑道上。身着深蓝色服装的机组人员在上上下下地忙碌着。太阳跃出地平线,6时06分,飞机准时起飞。

  机械师闫龙告诉记者,12日中午地震发生后,机组人员就意识到他们可能随时要担负救灾运输任务,所有人员都进行了相应准备。果然,当天下午他们就接到了上级命令。“我们是2时进场的,给飞机加油、加水,进行各项检查,不一会儿天就亮了。”闫龙说,飞机起飞后,他也不能闲着,要仔细听飞机发动机和各关键部位的声音,防止发生意外。

  飞机飞得极为平稳,即使在河南某军用机场降落,记者也没有感到太大的颠簸。

  飞机停稳,早已列队在跑道边的空降兵某部官兵立即开始往飞机上装运货物。

  空降兵某师政委陈辉告诉记者,空降兵部队共投入两个师、约9000名兵力参加抗震救灾。“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的特点,可以通过机降和伞降迅速向灾区投送兵力。”陈辉说,空降兵已经安排了600名兵力作伞降准备,如果需要,可以“从天而降”进入“孤岛”汶川县城。

  空降兵部队是在13日零时30分接到上级预先号令的;6时,部队就已做好了飞赴灾区的全部准备;8时,部队进入机场;8时28分,第一架运输机起飞。

  记者乘坐的专机上,又上来了72名空降兵官兵。这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战争年代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和平年代中,他们也屡次在抗洪、抗击雪灾等抗灾救灾中大显身手。

  官兵们轻装上阵,为了尽可能多运人员,他们只携带了铁锹、镐头、手套等必备装备,每人携带了3天的干粮。

  9时10分,装载完毕的飞机向着绵阳飞去。

  “你们中有谁家乡是灾区的?”记者问身边的战士。

  唰!一下子举起了四五只手。

  22岁的一级士官陈勇,家在四川德阳。“从电视新闻里看到地震的消息,我急坏了!”他说,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后才和家人联系上,得知家里的房屋倒塌了,所幸的是,只有外公受了伤。

  “知道部队要抗灾,我第一个报了名。”他说,“我不希望更多的家庭受灾。”

  17岁的刁成龙,虽然长得瘦瘦弱弱,但半年的军营磨砺,已经使他身上多了许多男子汉气息。他的家也在德阳,直到部队出发前,也未能和家人联系上。

  “电话打通了,就是没人接。”记者看到,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转,他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我真想回家看看,真担心我的爸爸妈妈。”刁成龙说,“可我是一名空降兵战士,我必须先顾大家,再顾小家。”

  29岁的三级士官王箭是重庆人,家里的房子裂了缝,但他并不愿多提,而是给新兵们说起了自己参加各种抢险救灾和大型演习的经历。一路上,那些一开始对抗震救灾心里有点打鼓的“新兵蛋子”,个个眼里泛光。

  10时55分,飞机在绵阳机场缓缓降落,机场上空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经过1000多公里长途机动的官兵,没有片刻的休息,卸载完物资后,立即整队向抗灾一线进发。

  身着迷彩的绿色身影,很快消失在烟雨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