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洪灾中曾得到救助 10年后做志愿者救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01: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满载矿泉水的救援车在公路上出现,猫儿石村幸存者不顾一切冲向公路领水。

  猫儿石村是进入北川县第一村,坐落在一个公路上行方向左侧的一个缓坡上,离公路大约10米远。村庄与公路一水相隔,唯一的连接桥梁是一座两米宽的水泥板桥,已经裂成4大块。

  5月14日16点,记者终于到达汶川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县之一——绵阳市北川县。

  离猫儿石村自行车距离20分钟处,林业局办公站门口的路上两名徒手年青男子挪步上行,这两个人除了一瓶矿泉水,身无他物。

  其中一个精瘦穿灰色短袖衬衫的男子气喘吁吁地问另外一个:“还走——不走?”他说话的对象是一个光着膀子的男子,这光膀男子双手叉在腿上,弓腰抬起头,看了看灰色短袖衫者,又望了望前面的路,喘着气说“歇会儿——继续——”。

  他们逆人流而上,自称是“志愿者”,他们在1998年洪灾中得到过救助。

  林业站门口逆行人

  前者叫朱小艳,28岁,四川遂宁人,在绵阳市区一超市打工。后者是他的同事吕德林。两人今天从绵阳市区驱车60余公里来到北川救人。

  “我们是专业志愿者。”朱小艳这样介绍自己。

  1998年洪灾时,朱小艳还是一个小男孩。他的家被洪水围困,是官兵和群众把他从危险中救出。“我深刻地记得那种被救的感觉。那种力量太强大了。我真的想能帮助别人。”

  此时,林业局作业站内一片忙乱。局长任继虹正在组织迁移附近山上的居民。此时满载待命的卡车已经是今天从这里发出的第10班车了。还有二三十人等待下一班车。

  被迁移者大多家在山上,在地震发生后连夜翻山赶到这里。他们当中很多家庭都失去了亲人,但是在这里表现镇静。男人们让老人、孩子和女人先走,没上车的人在安心等待下一班车。

  这些人没有行李,逃生艰难,没跑掉鞋就算本事了。这些本来就贫穷的山民地震之后一无所有。他们就这样赤条条地等待被送进绵阳县城。

  正在这里维持秩序的公务员是从绵阳交警大队紧急调来的交警,名叫马俊。他今年32岁,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他才几个月大。这次汶川地震是他记事以来第一次经历地震。

  “我没什么好怕的,那么多人还在上面呢。”马俊说。在巨大灾难面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灾民。

  朱小艳实现救人的心愿遭遇挫折,因为前方传来噩耗。在这座山的背面刚刚发生了严重山体滑坡,有两个县城被山石压住,通往北川县城的道路受阻。

  朱小艳和吕德林顿时进退两难。

  “不走了嘛,回去算了”吕德林对同伴说。

  朱小艳喝了口水,他的矿泉水瓶已经见底,吕德林的已经喝完。他们将很难再弄到饮用水。地震发生后,山里的饮用水源变了味,饮用水紧缺,大家都依靠救灾车运送的矿泉水维持。

  是去还是留,难倒了这两名二十多岁的青年人。

  川北第一村幸存者

  经过两日半中雨之后,猫儿石村下午放晴。尽管县界的标志北川羌族自治县牌坊巍然不倒,但进入县境内,公路两侧水沟上大石连成一串,碎石一摊一摊地散落于公路上。

  为了加快救灾,北川境内的公路只允许救灾车辆通行,记者徒步大约30分钟后,达到了北川县的第一个村——猫儿石村。有村民说该村约900户人家,地震发生后,村长已经被救到了绵阳市,村长的孩子在地震中丧生了。

  境内十分宁静,行人零星。汽车呼啸而过,有的还带着“救命——救命”的警灯,那是120急救车。

  公路右侧的山体高约百米,土地大片大片地因滑坡而裸露在阳光下。

  猫儿石村中仍有生命,与紧张下山的人流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为了从山下带食品等回家,有村民或其亲戚偶尔从山下送食物和饮用水上山,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30岁左右的苏波是这个村的幸存者之一。他和她的妻子、母亲以及两个刚学会走路地孩子原本住在两层楼的水泥房里。现在,房子已化作废墟,他们一家在废墟正前方用塑料布支起一个临时帐篷安家。苏波的母亲逃难不及,被压在楼板下,刚刚入葬。

  山脚,沿路的5处房屋均已倒塌,这里大约还住着5、6户人家。山上还有更多人家,生死不明。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