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突发事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08:08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姜澎)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增长了30年,但是高增长后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利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机会反思一下,避免经济持续高增长后的挫折。昨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的90周年院庆学术讲坛上,作了题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它面临的挑战》的主题演讲。

  主动应对高增长后的挑战

  吴敬琏说,东亚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经历过一个高增长的时代,但是高增长持续二三十年之后,往往就出现新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经济衰退。中国持续高增长30年了,现在应该考虑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经济发展的挫折、曲折。

  吴教授称,新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在30年中以10%的GDP年平均增长率持续发展。但他表示,我们初步建立起来的这个经济体制仍是有缺陷的。第一是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里仍然保持着垄断地位,第二是政府的各级行政机关仍然拥有过多的配制权利,比如说土地、信贷、社会保障基金等等,对于这样的一些资源配制,行政机关,仍然有很大的影响权。

  关注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

  吴敬琏建议,要关注靠投资驱动进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它一定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带来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而这个增长取得的成果,又让越来越大的部分回头投到生产中去,进而引起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

  吴敬琏称,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会造成最终需求不足。而为了增加需求,只能增加投资或者是用出口需求来补充内需不足。如果增加投资,就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增加投资,就不能够维持足够的需求,而增加了投资之后创造的产出,又会要求更大的需求。用大量投资来支撑增长,还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投资效率下降,这会引起金融体系变得脆弱,因为投进去的钱回收不了,在某种冲击之下,就会暴露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

  而如果采用出口需求补充内需不足的话,仍然有弊病。东亚国家在高速增长的时期,也用了这样的办法来支持增长,即所谓出口导向政策。而这会造成你出口很多东西,但卖不了多少钱。从而导致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压力,最终会造成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形成。

  他认为,目前应该进一步坚持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好的体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突发事件不影响经济发展

  吴教授还表示,今年发生的雪灾、震灾等一些突发事件,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他说,今年发生的雪灾和地震两个突发事件,以我国的经济总量来看,基本上不会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最值得担心的,是我国是不是会出现投资和出口驱动增长方式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因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都通过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获得了高增长,而且都很成功,但高增长持续一段时间后,一个突发事件,一下整个经济就出现问题了。

  吴敬琏认为,人民币升值从中期、长期看,可能利大于弊。其中第一个利就是会给出口企业带来变革的压力,促进产品升级,进而提高实际的竞争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