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电话连线首支抵汶川部队 详述震中最新情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22:58 新华网

  13日23时15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带领200名官兵,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率先到达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四川省汶川县城。他们强行军途中路况如何?他们抵达汶川后是如何展开救援行动的?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主要困难是什么?15日晚10时许,本网编辑通过海事卫星电话连线参谋长王毅,向他了解了目前汶川和部队的最新情况。

  危险路段爬着前进 战士们踏着碎石急行

  据王参谋长介绍,部队是在风雨交加、雨水不断的情况下,用强行军的形式抵达汶川的。

  当时的路况非常差,道路大部分被塌方堵塞,有的危险的路段,战士基本是爬着过去的。

  在部队行军途中,有很多危险的路段,战士头上不时有巨石滚落,脚下就是滔滔的江水。

  能走的路段也只有十来公分宽。非常的危险。

  战士们很多脚上起了水泡。因为在碎石上前进,又是难度很大的夜间行军, 战士们有很多摔伤、划伤,但是他们并没有抱怨、叫苦叫累。

  根本没时间停下来吃饭 抵达汶川当晚只喝了一碗粥

  王参谋长说,部队从马尔康出来的时候,本来是乘车的。但是后来过了一个风景区,到了一个叫做古尔沟的地方,然后再想进入灾区,道路就中断了。于是选择徒步。

  王参谋长介绍说,战士们带着干粮。但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吃饭。时间,就是生命。

  他说,第一次吃到热饭是在抵达汶川当天也就是13日的晚上。但是,官兵每人都只喝了一碗粥。

  汶川群众看到部队很激动:"部队来了,我们就有救了,有希望了"

  王参谋长说,越往汶川走,灾情越严重。房屋倒塌的很多。

  老百姓搭着小帐篷,看到武警非常激动。

  很多人拉着武警战士的手掉泪,说:"部队来了,我们就有救了,有希望了。"

  官兵在这种情景激励下,更加有干劲儿、有信心。

  “还有很多伤员,我们要加快行动”

  王参谋长说,因为是第一支部队到达汶川,当地抗灾指挥部很缺人手。部队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不顾急行军的疲惫,王参谋长带领的武警部队迅速投入到当地的救援活动当中。

  据他介绍,汶川县城有三分之一房屋倒塌,90%以上的房屋破损。老百姓搭着帐篷,十分艰苦。

  王参谋长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让灾区群众尽快改善生活。"

  “还有很多伤员,所以我们要加快我们的行动。”他说,“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多个小时,越往后存活的概率很小。官兵精神状态很好,虽然身体疲惫,但是斗志昂扬。”

  这支部队目前的四大任务

  据介绍,目前在汶川的640名武警部队官兵,主要负责以下四个任务:

  1. 分散到各乡镇去,搜救伤员。清理尸体,掩埋死者

  2. 向乡村输送救灾物资。都在山很高的地方,靠部队送到每家每户手中。

  3. 道路交通堵塞,各种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恢复基础设施

  4. 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缺粮缺水缺药,虽然灾民情绪相对稳定,但是很容易发生混乱。所以对粮库、超市进行把守。

  另外还有一些临时性任务,处理一些应急事件,比如搜集空投食品等。

  面临哪些困难?

  王参谋长介绍说,现在灾区人民比较有信心,但是确实面临一些困难,灾区群众最缺粮食、药品和帐篷。

   当被问到部队是否存在哪些困难的时候,王参谋长笑着说,"部队没有什么困难。当地的党委政府已经很困难了,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但是,据我们了解,部队官兵在救援过程中,实际正在努力克服着很多的难题。比如,所携带的干粮有限,王毅率领的部队,干粮还够支撑一两天。他说,“等打通公路就好了。”

  另外,官兵晚上无处休息,只能露营。但是露营对战士的考验很大。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夜间风很大,官兵衣衫单薄,灾区又很缺少帐篷。所以条件十分艰苦。

  救灾数据统计

  到现在为止,这支抢先进入汶川的武警部队,已经从倒塌的房屋中抢救被掩埋的群众27人,抢救伤病员461人,转移群众4137人,运输救灾物资18.5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