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赞叹“中国式救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09:11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俊发自北京 母亲在孩子的尸体旁嚎啕大哭。紧急救援人员攀爬上破碎的建筑物。脸色严峻的政治领袖安慰这个受灾的、忧心忡忡的国家。

  中央电视台上几幕普通的画面,在安德鲁·雅各布斯的笔下却显得如此悲壮而感人。这位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驻北京记者在《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一文中盛赞道:“尽管世界很多地区有大量这样的灾难场景,但对于一个有着隐瞒自然灾害历史的国家而言,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救灾工作是了不起的。”

  让雅各布斯和他的外国同行们觉得了不起的,不仅只是电视台的全程直播,还有中国政府和军队的迅速行动。

  惊讶中国军队“神速”

  在地震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大约有2万名军人集结到了地震灾区,帮助挖掘死难者、搜寻受伤者,而多达3万的军用飞机以及军用卡车正在驰援。看完这条新闻的美联社记者慨叹说:“这种快速的动员,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已经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奥运期间的任何突发事件都会准备充分。”

  国际救灾专家们也从专业角度对中国军队的反应赞不绝口。“对这样的灾难做出反应尤其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山区。在像地震这样的情况下,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的第一反应相当好。”美国灾害医学委员会的一名专家对美联社记者说。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一名专家在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北京记者彼得·福特的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似乎对这种救灾行动准备充分,它们非常善于迅速制定救灾计划”。

  接着,彼得·福特用大量笔墨剖析了中国军队反应迅速背后的原因。“中国在去年通过了紧急救灾管理的特别法律,规范了政府责任,中国还建立了对国务院负责的地方应急救灾办公室。”

  感叹中国领导能力强

  军队之所以能迅速集结得益于中国领导层的迅速指挥。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数小时内赶往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这让灾区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韩国联合通讯社评论道。《泰晤士报》的评价则是“中国的领导人的反应速度和关注堪称楷模”。这家英国主流报纸继续分析道:“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飞往灾区,表达了全国的悲伤与同情,访问幸存者,并重申他的要求:要更快速地救援那些被困在建筑物内或被埋在瓦砾底下的人们。”

  为了证明“北京在救助自己的灾民时显示出理性和领导力”,《泰晤士报》不忘拿这次地震跟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作比较。“按照官方数据,那场地震的死亡人数为24万。在当时,紧急队伍完全措手不及。没有外国救援队伍获准进入。而这一次,中国的回应更敏锐,更成熟。北京表示感谢全世界的同情,接受援助。而且关于可能不需要外国救援工作者的说法,似乎是出于对中国如今有人力和经验应付(地震灾难)的现实评估,而不是出于防御性的保密。”美国《西雅图邮讯报》则分析说,“中国公开处理灾难,并还没有直接拒绝所有帮助,这本身就是进步的迹象”。

  美联社则把比较对象换成了缅甸风灾:“与缅甸政府在应对热带风暴灾害时的迟缓反应和隐瞒真相相比,中国的反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夸奖官媒报道快速透明

  进步的迹象中不能不提中国媒体。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央电视台启动24小时滚动直播。“国家电视台打断正常的节目播放,直播四川地震的最新情况。平时晚上连播的电视剧也被采访灾区居民和幸存者的节目代替。”《澳大利亚人报》如是赞扬道。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形容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

  新华社的迅速反应也得到较高评价。“官方新闻机构不断发布最新报道,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数。援救行动、失踪儿童和倒塌医院等情况的细节也没有被掩盖。”5月13日,英国《卫报》接着评论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