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0小时16名蓥华中学孩子获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14:28 新京报
特写 一边是用作临时停尸房的小屋死一般的寂静,一边是抢险设备昼夜不息的轰鸣。在四川什邡县蓥华中学被地震摧毁的 校园里,生与死的两个世界,距离只有20米。 截至记者昨日7时发稿时,抢险部队正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预计全部行动将于当天下午3时结束。在历时60 多个小时的生死营救中,共计16名孩子从废墟中获救。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女孩———或许是因为女孩的生命力强,或许是因 为女孩跑得慢,从而滞留在了生存机会更大的教室中部空间。这20米,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第16个获救者,是15岁的初二女孩廖友瑶。对她的营救整整持续了35个小时,仅为研究营救方案就开了三次现 场会,因为她埋得太深了———五层的教学楼废墟中,她困在第二层,虽然上身和双手都能动弹,交叉着的双腿却牢牢地压在 了石头之间。 有人建议截肢救人,随即遭到否决,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面容清秀的女孩从此走向不完整的人生。 营救人员不得不采取最原始的方法:用榔头、电钻、千斤顶和一切救灾现场能找到的小型设备,一块块敲下压在她身 上的混凝土。 就在营救廖友瑶的35个小时里,蓥华又经历了10多次余震。“这是这次抢险中最困难的部分。”武警水电三总队 11支队副参谋长王淑建说,“在一座随时可能倒塌的大楼旁搜救,完全是违章作业。但,为了孩子们的生命,我们别无选择 。”据新华社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