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灾区重伤员转院到重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02:24 华龙网-重庆晨报
   


本报记者随三军医大医疗队同赴德阳,62名伤员已安排到三家附属医院

  昨天下午,来自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的62名重伤者在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员的护送下,安全转院至重庆。据悉,这是首批大规模转院至重庆的四川地震灾区伤员。
  15日深夜,我随同第三军医大学接伤员的特殊车队赶赴灾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通宵。
15日20:40
丢下筷子赶赴集合点
  前天,我刚从梁平灾区回到重庆主城,晚上8:40,我正和同事在报社附近吃晚饭。这时,我接到电话,第三军医大学的三个附属医院组成的联合医疗队,将于9点钟集结出发,前往德阳接回那边人满为患的重伤员。我丢下筷子,背上来不及放回家中的笔记本电脑,打的赶往集合点之一的西南医院。
15日21:46
出发前抓紧为手机充电
  按预定时间到达西南医院时,两辆救护车和两辆用于装运伤员的卧铺车已整装待发,2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护队正在检查所携带的装备,并装运赈灾的医疗设备及食品等。我这时才知道,大坪医院与新桥医院的医护人员已于4小时前出发。
  这时,手机却响起弱电报警声。我又跑到医院办公室抓紧为手机充电,但没过多久,就接到队伍即将出发的号令。
  21:46,在热烈的掌声中,西南医院领导在为这支赶往灾区的特殊医疗队送行。
16日2:50
抵达废墟中的绿洲——德阳
  一路上,我深切感受到这条连接川渝两地生命线的真正含义。卧铺车上视线不佳,活动空间非常狭小,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灾区目前的状况。
  一路上几乎无眠,车队行进在高速路上,随处可见星夜驰援灾区的军车车队,应急灯闪烁……
  4小时后,车队行进至废墟中的绿洲——德阳。德阳市区在地震中基本完好,三甲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了大批来自绵竹、什邡、广汉等地的伤员。门诊大厅灯火通明,座椅上睡满了30多个轻伤员。
  因为余震时有发生,德阳市人民医院空地搭满了临时帐篷或者简易避雨棚,里面睡满了医院职工和伤员们。来自第三军医大学在内的众多外地医疗队都以此地为大本营。
  西南医院医疗分队与先期赶到的新桥医院、大坪医院医疗分队会合后,着手安排天亮后转运伤员的工作。
16日9:00
小心转运重伤员
  午夜时分的德阳街头十分寒冷,我重返卧铺车,在里面草草睡了一觉。早上不到7:00,就被外面喧闹的声音惊醒。与深夜不同,医院门口摆满了小吃摊,街道上人来车往,商店开门营业,救护车穿梭往来。
  “头朝车门,注意轻抬,轻点……”9:00,从德阳人民医院拿到伤员分配花名册后,来自三家医院的医疗分队队员开始分门别类对各自的伤员进行收纳。他们要用担架将62名伤员从200多米外的外科大楼里接到卧铺车旁,再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抬入卧铺车狭小的空间,稍有闪失,都有可能造成伤者的痛苦,甚至造成二次伤害。
  在医院值勤的警校学员和德阳高校、中学的“小红帽”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到伤员的转运中。一个警校学员在等待装运伤员的过程中,取下自己的警帽为一名伤者挡住刺眼的阳光。
  在德阳大本营的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总指挥赵先柱少将告诉我,将伤员转至重庆后,可给当地医院腾出更多的床位和救治力量,用于后续伤员的救治。这62名伤员中主要以骨外伤和颅外伤为主。在新桥医院收治的20名伤员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7个月。
16日10:30
踏上返程之路虚惊一场
  一个多小时的小心忙碌后,60多名伤员全部被安排在5辆卧铺车中,部分家属一同随行。在向德阳市人民医院移交价值上百万的物资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踏上返程之路。
  尽管这批伤员伤势比较平稳,但随行的医护人员丝毫不敢大意。记者所在的新桥医院一辆伤员转送车上,骨科的何护士长一直忙着核对伤者的姓名以及具体伤情,以安排后方的医院收治。车开出一个多小时,左腿以及脊椎受伤的14岁小姑娘张洋头部出现不适,随车的骨科主任任先军马上检查,结果是一场虚惊,小姑娘本来就晕车。
  中午时分,我和医护人员一起将医院准备的火腿肠等食品分发给伤员和家属,大家在车上吃了这顿午餐。
16日14:35
伤员安然抵达重庆
  昨日14:35,装运着20名伤员的车队抵达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手相连,共渡难关,新桥医院是你最温暖的家”大幅标语格外让人感动。新桥医院院长王卫东早已带着数十名医护人员及志愿者在主病房大楼大门等候,左臂均系着红色爱心结,20辆推车已整齐排着等待伤员。王卫东院长第一个上前小心翼翼地抬送伤员。      
  与此同时,西南医院与大坪医院也忙着开始接纳首批来自灾区的伤员。
16日19:00
重庆为伤员进行首台手术
  昨日19∶00,我市为地震灾区伤员实施的第一台急诊手术在新桥医院进行。当批量转院来渝的伤员送抵新桥医院时,医生发现22岁的余茜尺骨和桡骨骨折,如能及时进行手术,将能帮助其尽快恢复。于是,医生与余茜及其丈夫张发兵谈话后决定立即为其实施急诊手术。医生告诉我,预计手术将于3小时后结束。 本报记者 常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