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慈善会筹得捐款2亿多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8日06:03 南方日报
深圳慈善会筹得捐款2亿多元
这是一众物业公司的清洁工,他们虽然收入不多,捐赠有限,但拳拳心意饱含其间。丁玎摄

  一堆一元的硬币,放在市慈善会的财务室办公桌上。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师生共同捐助45万元,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压岁钱、零用钱捐给灾区的群众……

  83岁的老人王均珍,捐出了8800元,这里面包括了她的部分退休金……

  厚厚的捐款登记簿,很多,已经达2000多笔,密密麻麻的姓名和金额,记录的是一份份对灾区人民的爱心……

  这些镜头,只不过是5.12汶川地震以来,深圳无数感人镜头的沧海一粟。

  “深圳史上最强捐款潮正在涌来,爱心的分量,很重。”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说。

  昨日,记者从市慈善会得到的最新数据是,迄今,全市通过慈善会捐款2亿多元。16日上午,深圳市慈善会第一笔2000万汶川地震救灾款已经汇往四川省慈善总会。小财务室被挤满,“捐助热线从早上到晚上十点一直响个不停。”接线员说。而接受现场捐款的财务室,爱心市民纷至沓来。有不满10岁的孩子来捐款,也有83岁的老红军拄着拐杖来献爱心,还有在嘉旺打工的普普通通外来打工者捐出了他们微薄的收入。

  各种形式收到的捐款数字,每日都在刷新。截至昨日下午,全市通过慈善会捐款已达2亿多元。数字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诸多爱心企业的贡献。百丽公司捐款2000万,比亚迪捐1000万,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捐1000万……爱心榜单不胜枚举。

  而对于有网友近日在网上评论部分企业捐资较少的说法,昨日,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如此回应,她称,慈善不分大小,这是企业公民责任的体现,对于具体企业的捐款,她不便评论。迄今捐款总额2亿多元,这已让房涛十分满意,“这次特别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感同身受,很真诚,爱心分量很重。”

  本报记者卢先兵

  款项接受监督审计物资不会被留过夜

  红十字负责人强调全市各捐助点钱物管理与去向

  本报讯(记者/向雨航)“灾区还要什么?”“我能捐些什么?”一个又一个急切而真诚的电话打进深圳红十字会的捐助热线。到昨日为止,红十字会已经募捐到了人民币4000多万元,物资2016万元。对于募集到的资金的管理和去向,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将对款项公开,并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圳几乎是全城出动,捐钱捐物,市民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到红十字会来捐款的市民络绎不绝,来捐款的市民都要排队等候,而从银行派来的收款员收都收不过来。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他们收到了一笔1000万元的捐款,但是这笔捐款却累了工作人员。因为,收到这笔捐款的时候,捐助人一直保持沉默,不知会红十字会也不留下联系方式,只在捐助名上留下“新策投资”的几个字,工作人员通过查询114台也没有联系到该捐款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献爱心的行列,募捐机构募捐的款项也越来越多,不少市民对募集资金的管理和去向提出了疑问。深圳红十字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募集到的资金都统一放在红十字会的专用账号里面,资金使用去处公开,全部捐献给灾区。同时,所有的款项的进出都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一些机构和单位联合红十字会进行募捐,募集到的资金是否会回到红十字会或用于救灾,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介绍,对于其他机构和单位联合红十字会进行的募捐活动,红十字会会派工作人员监督,中间还会派人进行跟踪。而对募捐到的水、方便面、药品等物资,红十字会则当天募集,当天就发往四川灾区。据悉,深圳红十字会每天发往灾区的物资有2-3车柜,“不会留物资过夜”。

  ■爱心故事

  他们,就是不留名

  “家园同心,守望相助”社区行捐款者可获赠一月《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罗莎)从15日开始,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和深圳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家园同心,守望相助”活动,深入各大社区为灾区人民募捐,募捐的市民可免费获赠一个月的《南方日报》。连日来,活动已经在梅林一村、缇香名苑、天然居、黄埔雅苑几个社区展开,不少已经在单位捐款的市民纷纷再次解囊,奉献爱心。三日来,募捐所得8万余元。

  连日来,南方日报深圳办事处在各大社区设立了大幅展板介绍四川灾情,并发出倡议呼吁市民们奉献爱心。募捐的市民均获赠当日南方日报一份,如愿填写家庭地址的,更可以免费订阅《南方日报》一个月。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做了好事不愿留名,有些不愿登记自己的姓名和住址,有些收报人写的是小孩的姓名。

  在缇香名苑,一位86岁的杨老太捐助了一个月的养老金,2000元。杨老太是越南华侨,享受香港福利,目前随子女在深圳生活。她说,“我年纪大了,留着钱也带不走,不如多捐点灾区还能起点作用。”李老太和丈夫各捐了一千,“我说要捐,他也说要捐,那我们就一起捐了。”另一位来捐款的老太则告诉记者,儿子是做机械的,在公司捐了五万,给两个孩子各五千,让他们在学校捐款。“他们捐款是他们捐,有钱就多捐一点,我也捐。”

  在黄埔雅苑,不少居民放下钱就走,不愿透露姓名。一万人民币、一万港币、三千元人民币……小小的捐款箱很快就装满了深圳市民的爱心。昨天在黄埔雅苑的募捐从早上就开始了,不少居民随身只带着买菜的钱,纷纷询问募捐到几点截止。得知募捐到傍晚结束,有些居民下午再次来到现场捐款。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捐款,“希望孩子从小就拥有爱心、同情心”。一个3岁的小女孩捐款后告诉我们,“这是给灾区的小朋友喝牛奶的。”

  昨天下午,一位高中生和父母抱着一个大的储蓄罐一起来捐款,里面装着家人两三年来存的硬币,重达10多公斤,据说有1300多元。高中生一家为了加快捐款速度,把硬币分放在两个捐款箱中,竟然也花了十多分钟。深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友烈由于在南昌出差,嘱咐家里人代他捐助两千元人民币。“灾区的人民太可怜了,我也捐得不多,就是尽我的心意。”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