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盛顿邮报》:应对重大灾难的十点建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11:07 新华网
5月18日,美国军方向中国汶川地震灾区提供的价值70余万美元的赈灾物资运抵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批物资是外国军队向我国灾区提供的首批物资。 这是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关友飞(右一)代表中方对美方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表示感谢。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新华网消息:美国红十字会去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甚至在经历了9·11事件、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仍有93%的美国人没有为应对重大灾难做好准备,即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的爆发或恐怖袭击事件。这令人深感担忧,因为准备工作做得越好,应对灾难的努力就越有效,灾后恢复就越成功。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8日就此刊登一篇署名文章,提出应对重大灾难的十点建议: 一、把公众应变准备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原国土安全部负责准备事务的副部长乔治·福尔斯曼去年询问一批政府工作人员,他们中有多少人制定了家庭应急计划。在场的300人中只有9人举起了手。如果许多负责加强公民备灾工作的人自己都做不到,那么也难怪我们其他人也做不到这一点。 二、使做好准备成为21世纪公民职责的一部分。做好准备或许是许多公民对国家安全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公民们不仅可能成为首先出现在灾害现场的第一应对者,而且与国家应急措施相比,他们也同样重要。 三、不要嘲笑抗灾宣传片《蹲下,盖起来》。美国冷战时期的民防工事常常受到拙劣的模仿,然而它却为眼下的状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空防体系中有10万名平民志愿者,数千个观察哨所。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来监视我们的天空,但我们却可以利用公民这种关注和参与的意识。 四、知识就是力量。接受我采访的每一位负责应急行动的官员都说,对公众的教育有助于缓解可怕灾难造成的影响。这并不是说,要向公民灌输太多的信息,而是要让他们知道真正需要了解的知识。 五、我们应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如同防火知识和上车要系安全带一样,应变准备意识或许最终要经历一代人的时间才能为大家所接受。因此我们需要让年轻人也参与到这一努力之中。我们可以将应急准备教育列入学校的课程中。 六、试试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政府在希望影响人们的行为时,总会用上这一招。在飓风季节,路易斯安那州向居民提供了购买应急用品的"免税期"。对安装防盗和防火警报系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但在保险上给予了优惠,我们应该在加强应急准备工作中也沿用这些做法。 七、让企业参与帮助进行推广。营销并不是公共部门见长的方面,应该将应急准备作为一个消费品牌展开营销。许多大企业在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方面都有杰出表现。现在是时候了,应该让私营部门参与到提升公民准备状态的努力中。 八、利用21世纪的技术备战21世纪的紧急状态。利用可拍照电话,谷歌绘制了去年南加利福尼亚森林大火时的地图,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了个人技术在公众应急准备与反应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需要让美国人进一步了解他们指尖下的技术有多大的能量,并让这种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防灾策划。 九、每个人都通过防灾演习学到知识。演习可以帮助所有美国人重点关注那些每个人预先应该提出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它们。 十、设立全国的准备日。让我们设立这样一个日子,在这一天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简明扼要地向公民普及有关知识,进行演习,并整理好急救器材。日本的"防灾日"不啻为一个很有帮助的例子,这个日子是为纪念1923年东京大地震设立的。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