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因独生子女伤亡的家庭提供免费午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12:23 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记者孙轶玮/上海报道

  这一举措如果能让所有独生子女家庭意识到当风险来临时,政府会照料和保障他们的生活,有一份安全感,那才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效应

  狭小的两室一厅,最普通的家庭格局。左边是刘论博夫妇的卧室,右边是孩子的小房间。浅蓝色的单人床,书架上放着些世界名著和几册发黄的中学英语习题集。

  事实上,刘氏夫妇的独生子威威却从来没有住过这个房间。早在十几年前搬进上海龙柏小区的这套住房前,当时还在念中学的威威就已因故夭折。

  两位近七旬的老人,从来都回避与人谈起一切有关孩子的话题,内心却又难以割舍。他们沉默而固执地在屋子里暂停了时光,留下孩子的气息。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海,每天有将近20名年轻人或幼童因各种原因死亡,每年则会新增7000个左右痛失子女的家庭。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大背景下,这些家庭绝大多数像刘家一样,失去的都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进入晚年,再生育功能已基本丧失,同时生存能力也逐渐衰弱。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一旦伤残或者死亡,对整个家庭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上海市闵行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永珍说,“他们当年响应了国家号召,到了今天,他们碰到了困难,国家难道不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吗?”

  李永珍所管辖的闵行区人口计生委,过去两个月间,正式开始对这类因独生子女伤残或亡故的特殊家庭提供免费午餐与家政服务。

  每天中午11点半左右,身着红色制服的送餐员,将一荤两素的营养套餐送上门。对这些实际受惠的家庭来说,是不是免费,吃什么,倒并不重要。“来人比来餐好”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感受。

  “天上掉下的免费午餐”

  这项新政策规定,凡闵行区户籍、居住闵行且至少一方年满60周岁,其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的父母和伤残三级以上的未婚、无业且随父母共同生活的独生子女,均可享受每天一份免费午餐。至少一方年满70周岁,可再额外享受每周两次、每次三小时的免费家政服务。同时,这些家庭还将获得免费赠送的DVD播放机、碟片和书刊。

  闵行区13个街道,共有250户506人符合免费助餐条件。过去两个月里,这项政策实际惠及216户442人,其他34户64人表示自愿放弃。符合家政服务的73户中,有21户暂时放弃。

  “一些家庭因为经济条件尚可,或者不想触及伤心往事,自愿放弃了我们的免费午餐和家政服务。但我们会永久保留这些家庭享受的权利。”李永珍说

  闵行区人口计生委的科长张金娣主要负责这一项目的调研,她告诉本刊记者,所有家庭都经过当面征询,其中不少家庭起初都对他们这一政策心存疑虑,认为“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午餐”,甚至觉得又是一次政府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

  “这种疑虑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有。”国内最早研究独生子女家庭风险问题的专家、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表示,免费送午饭,免费家政,对于特殊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也抱有同样的疑虑:“做法有些简单,这些特殊独生子女家庭需要的,真的是这么一顿饭,有人来帮着干干家务?而且,这项政策的持续力又能有多久?”

  但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再三肯定“这首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这至少体现了政府的一种姿态---开始关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产生的后续社会影响。

  穆光宗认为,特殊独生子女家庭最大的需求是精神援助,物质上,除极个别家庭外,并非完全老无所养。“上海闵行区的用意非常好,在国内开了先河。但执行手法上单调不匹配,也许是目前政府的认识水平尚不够火候。不管怎样,有这个初衷和意识,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事实上,早在六年前,国家人口计划生育法第27条,即已对此类特殊独生子女家庭的保障做出了相应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但内容制定得太模糊,基本上是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一些比较富裕的地方,能对这些家庭提供部分有限的经济补助已算不错。

  4000万元的“形象工程”

  面对“形象工程”的质疑,李永珍没回避:“免费午餐和家政服务是我们经过半年左右的调研决定的,不是随便拍脑袋的想法。”

  在之前的入户调查问卷上,记者发现,就午餐一项,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是不是吃素,宗教信仰等配餐细节问题都一一罗列在案。

  刘论博老先生感觉红烧肉有些油腻,工作人员得知后马上联络送餐公司,更换了刘家的菜单。

  但同时,李永珍也承认,免费午餐和家政服务“作用很绵薄”。“主要是希望让这些特殊独生子女家庭感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注,没有遗忘他们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李永珍为本刊记者罗列了一份上海地区对这些特殊家庭的“补贴”清单:独生子女在16岁以内伤残,一次性补助3 000元,死亡为5000元。父母年龄49岁以上,子女伤残每个月可每人领取120元,子女死亡为150元。

  当然,他们至今仍有资格获得因响应国家号召而给予的奖励---可以16年如一日地领取每月2.5元的独生子女津贴。

  “老实说,我们是财力不够,所以能做的事有限。只能先行关注这些更为困难的特殊独生子女家庭。如果财力够的话,我觉得还要推广到一般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中也有空巢老人,他们同样是贡献群体,也需要政府的关怀和保障。”李永珍说。

  长年从事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的李永珍告诉本刊记者,自己有时内心也很矛盾:“一边对那些想超生的家庭做计划生育的思想工作,一边又看到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子女伤残死亡而陷入绝望悲惨的境地。”

  “免费午餐和家政服务已经列入闵行区政府的实事项目,所以即使我退休了也会坚持做下去,每一个特殊独生子女家庭,从享受这项政策的第一天起,我们会一直持续到他终老。”李永珍说。

  而这项尚属“绵薄”的项目,粗略计算,按照每人每餐7元的配餐标准,区政府的投入一年在130万元左右,加上家政服务,总投入近200万元。

  “这些家庭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增长比例在10%以上。如果这件事做十年,我估计累计投入不会少于4000万元。”李永珍表示,投入经费多少、是否值得暂且不论,这项实事的坚持,重点是为计划生育国策建立利益导向长效机制。

  “我们这一举措如果能让所有独生子女家庭意识到当风险来临时,政府会照料和保障他们的生活,有一份安全感,那才是最有价值的社会效应。”

  不要末端治理,要未雨绸缪

  “免费午餐也好,免费家政也好,我认为根本办法是出台硬性法律制度,为这一特殊时期形成的群体规范相关保障。 ”孙云晓告诉本刊记者,独生子女现象并非中国独有,比例也不是世界最高。

  “德国的独生子女比例很高,但那是民众的自愿行为,德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有同样的风险,但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和成熟,所以矛盾不会凸显得特别尖锐。”

  按人口学预测,穆光宗教授保守估计,到2020年,中国因各种原因失去孩子的特殊独生子女家庭将超过100万。

  “随着全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总量的增长,虽然独生子女夭折、残疾是概率事件,但会累积成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社会问题。对国家而言,这些家庭不仅是公民,更是贡献群体。国家、政府有责任为自己制定的政策买单,这是一个人口安全问题。 ”他说。

  李永珍也表示,“以前我们只搞计划生育,现在,人口素质和安全也是我们目前的工作重心。多年的基层工作让我们感到,一方面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还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基本国策,同时也要预计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尽力去缓解和改善。”

  “每项政策都是一柄双刃剑,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不是说政策错了,尤其是人口战略,不能回避它所带来的后续问题。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出现的风险问题,提醒我们制定政策应更完善,更具战略性,不是成本最小化,而是风险最小化。不要末端治理,要未雨绸缪,事先治理和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穆光宗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