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灾民没人救援就只能等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4:06 南方都市报

  返回时他们甚至没给自己留水

  这一天,当小卢们往清平行进时,绿野救援队的行进方向与他们完全相反。汽车经过40分钟行驶把他们放在了山脚下,三个一路攀顶,发现已经完全没有办法再打GPS点,“过去这里是一座山峰,现在这个山峰完全倒塌了,地形全变了,打点已经没有参考价值。”大雪说。

  救援队经过两小时攀顶来到了灌滩村一组,发现这里死的人并不多,但灾民没吃没喝没药品。他们把人员集中,分发了所带食品和水。在返回时,他们甚至没有给自己留一瓶水,这在情况瞬息万变的登山中是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救援队发现一个老婆婆被棚子压住了,他们把她抬出来,转移到另一个没有全塌的棚子里。她的脚受了伤,远山给她包扎了一下。“如果没有人管她,她其实就是在那里待着等死。”远山神情黯然地说。在这里,大雪看到了那三个孩子。“小女孩才四五岁,很可爱。”远山说,这里部队进不来,如果我们不去送物资,他们就没法生活。

  绿野救援队走了灌滩村的几个村民组,发现后几个村民组完全被崩塌的山体掩埋了。

  跟随大雪一起上山的还有四个志愿者,他们留下来,为灾民分发食物和药品,“如果没有人分发,灾民们就会哄抢,有些人就得不到药品。”大雪说。

  灌滩村的生活物资及药品就是靠绿野救援队三个人用肩背上去的。每次他们每个人可以背60斤左右。5月17日那天,救援队把物资背上去后,大雪说:明天我们还会来的。

  觉出凶险从汉旺狂奔到绵竹

  在下撤过程中,他们发现部队从汉旺忽然撤走了,甚至没有带上设施。救援队感到大事不好,也跟着迅速撤下来,“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将要发生什么,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撤下来。”远山说。在下撤过程中,他们看到另一支民间救援队“老兵连”51人还在往上走。

  老兵连51人中有9名女性,他们继续上行,却发现营地已经撤得干干净净。退伍军人们迅速判断一定有重大凶险将要发生,马上下撤。“全是跑下来的,从汉旺一直跑到绵竹,把背包都扔了。”老兵连一位负责人说,他们终于在凌晨4点安全回到成都。

  5月17日,绿野救援队与老兵连又在成都红十字会门前重逢,两个团队彼此平安,双方都放下心来。老兵连的两位成员因请假到期返回,他们一个来自辽宁一个来自山东。

  来回18个小时背送物资

  15到17日,绿野救援队首批成员中的另外两名,不困和跑跑,一直在重灾区茶坪为深山老林中的受灾群众背送物资。“我们从茶坪营地出发,到达目的地一来一回要走18个小时,回来后睡两个小时,再背东西上去。”不困说。在其中一段路上,还要用到绳子进行攀爬。

  茶坪区域在地震中发生了“两山关门”,“两座山挤在一起,完全把村子给埋在下面了。”不困说,“我们去的那村子人死了一半,村领导把能找到的豆子收集起来,每天每人分一小把豆子吃。但是部队现在根本进不去,物资送不进去。”

  不困和跑跑的努力对于灾民的需求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但他们别无选择。“你不背上去药品,他一个小伤口就会蔓延成片,看起来就像一大片一大片的尸斑。”

  两个人背了头孢类抗菌素胶囊到村里,还有盐和榨菜。“都是死沉死沉的东西,妈的累得要死。”不困笑着,他的风趣和诙谐常常逗得营地其他的志愿者笑个不停。

  17日,绿野救援队第二批成员到达成都。

   一个运输队的诞生

  一夜过去,没有大雪的任何消息。大家一方面担心大雪的安危,同时担心的是,如果大雪把那三个孩子带下来怎么办,18日已经是震灾后的第7天,加上又是下雨又是高温天气,大家都明白这一阶段最可怕的是什么。

  登山队变成运输大队

  绿野救援队没闲着,他们来到成都红十字会,为灾区送物资。“红十字会接收了大量的外地捐助物资,但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把物资分发到灾民手中,”一位志愿者表示,志愿者将使物资分流的速度加快。

  巧巧显示了一个女孩子充分的协调能力,她从红十字会门前找到了4名来自河北廊坊的青年志愿者,又从拥有私家车的志愿者中找到了两辆四吨装货车及四辆小车。四辆小车的车主都是朋友,他们这几天已经多次送志愿者去都江堰等地。

  绿野团队分成了两批,押运物资进入灾区,一路到安县秀水镇附近,一路到北川附近。

  被拦在一个灾民安置点

  巧巧的车队行至安县附近时,被另外两名志愿者拦住了,这两名成都来的志愿者请她到一个灾民安置点看看,说那里缺吃的。他们来到一座厂里,这里安置着从茶坪等地过来的400余名灾民。灾民们围着巧巧说,他们一天只能分到一包饼干和一瓶水,希望她能帮帮他们。更让她吃惊的是,这个厂房的一角还安置着一位老年女性肺结核病人。她问为什么不赶紧把老人送到医院。灾民们说,送了,但是医院不收,说不是因灾致病。

  一位当地人在厂房外向灾民卖盒饭,5元钱一个,但是菜汤任喝。灾民们都来舀菜汤喝。几个小孩拿着碗围在快餐摊的白米饭前不舍得走开,一位志愿者买了20个盒饭送给他们。

  巧巧给一对双胞胎拍照,两个孩子天真地对着镜头,她们的妈妈赶紧关照说:笑得好看点。巧巧怕眼泪下来了。

  北川附近存在着危险,跑跑和不困拒绝巧巧一起去那里。他们的的大货车没有停,把巧巧和其他志愿者甩在路边。

  巧巧到了北川小坝,这里安置着大量灾民。此处医疗点的医生来自成都,他们告诉巧巧,很多药品已经用完,但是后方供应跟不上。说话间,一位老太太来要膏药,说自己肋骨一直疼。医生无奈地表示膏药已经发完了。巧巧登记了这里缺药的品种说明天就给医疗点送一批药来。

  直接进入受灾村落分发物资

  这天晚上,有坏消息,政府公告19日到20日有余震。绿野救援队扎营的公园里一下子涌入了大量市民。也有好消息,大雪终于回来了,他并没有将那三个孩子带下来,这让大家松了口气。他在汉旺又建立了一个医疗点,有两名志愿者医护人员在那里服务,其中一位护士专门辞去了私人诊所的工作到汉旺工作。

  跑跑和不困12点左右才回到营地,他们觉得把物资直接卸在政府的安置点分流速度太慢,所以事先联系了6个受灾村落,直接把药品和食物送到村边。他们将货卸在路边,向村民示意后即开车离开,由村民自行将物资搬走。

  绿野救援队营地边上聚集了一些志愿者,其中一对是来自福建的母女二人,她们筹备了一笔救灾款和物资,但她们犹豫这些东西是交给红会还是直接交予灾民。

  绿野救援队“一分为二”

  昨天,巧巧跟成都的一家眼科医院取得了联系,请他们为小坝医疗点准备紧缺药品。昨日下午,她与医院的医生一起将药品送到了小坝。她还又去安县附近那个灾民安置点看了一下,令她欣慰的是,政府昨日起增加了食物供应量。

  绿野救援队现在“一分为二”了,虽然是最好的朋友,却各有各的方向。大雪、远山和小驴去了江油援助,甚至没有告诉其他人去那里具体做什么。救援队其他人则也有了新任务,他们一个人包了一个村落,负责联系这个村子今后一段时间的食物和药品,同时他们还要组织一批棚布,因为小麦就要成熟了,村民们收割后没有地方存放粮食,要用这些棚布覆盖。

  (注:大雪、远山、小驴、斗志、山地、巧巧、波波、不困和跑跑均为他们在绿野户外论坛的网名)

  本报记者 贾云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