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抗震救灾展示现代中国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9: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1日刊发评论表示,四川大地震给中国人带来巨大悲痛,但抗震救灾的快捷、有序、开放和深沉的人道精神,却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奥运会所期待的展示现代中国形象的目标,已经在抗震救灾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文章摘录如下:

  中国政府决定在地震发生一周后向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将5月19日至21日定为全国哀悼日,不仅符合文化传统,更是文明的体现:给生命予以最高敬重,把普通百姓的命运作为第一优先。而把奥运火炬停传三天,更显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扎实推进。

  从地震发生十分钟后迅速展开的救援行动,军队的全力以赴,媒体原汁原味的报道,国家领导人通达人情的灾区言行,全国人民不分阶层、不分老少、不分贫富的赈灾捐款义举,欢迎世界各国帮助救灾的开放心态,都展示着中国的理性和进步,显现着一个大国的组织能力和面对突发事件应有的镇定自若、临危不乱。

  值得关注的是,西方媒体在过去几天没有对中国说三道四,反而以较大篇幅报道救灾中涌现的感人故事。这同样说明,西方人对中国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产生了新的思索。

  实际上,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已经隐含着对中国的新认识,“反应迅速”、“组织良好”、“浓郁的人道情怀”是有关地震报道中常见的词汇。更有专栏作家认为,西方国家的财长对中国巨大的灾难不吭声,说明“人道主义干预”的虚伪。

  几周前,面对中国网民的反击时,西方一些人把中国人标签为“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在西方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与狭隘、狂热、极端、自私、非理性相关联,与人道主义普世价值观相背离。但在抗震救灾中,更多的网民,更多的公职人员、富人和普通百姓都心甘情愿地救人、捐款、充当志愿者,这种深沉的人道情怀,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很难再把“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好斗的爱国者”的帽子扣到中国人身上。

  无论在电视画面还是报纸图片报道中,出镜率最高、人数最多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警察,他们是抗震救灾的主力。从另一个容易为人忽略的现象中,也可看出人民对军队的信赖和尊敬:志愿者、记者和所有站在救援一线的人,绝大多数都穿着迷彩服。迷彩服在灾区,已成救生和希望的象征。

  中国军队的快速行动和冲锋在前的精神,同样让世界思考军队的功能。在很多国家,军队是守护疆土和出征作战的,而中国军队在救灾安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洲多数媒体更对中国军队的快速反应表示惊讶。

  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所显示的空前的自由度,也让世界刮目相看,甚至可以说是“地震般的巨变”。数十名中国记者在地震区提供现场报道,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外国记者的进入不受限制。几个小小的细节,很能说明中国媒体的巨变。

  中国媒体开放、自由、客观的报道,不仅保持了社会安定,消除了民间谣言、惊恐慌乱的现象,也大大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和人民、军队和地方、灾区和全国做到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地去抗震救灾。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因媒体的开放牢牢掌握了话语权,中国政府和媒体均赢得了国际信誉,让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无隙可乘,难以妖魔化中国。

  抗震救灾留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恐怕是,中国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国家管理能力。在国内,无论是多军种的调遣,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国家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都做到了快速、有序和高效,把地震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把抢救生命的可能性推到最高限度。快速和有序,不仅是军队出动得迅疾,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把救人、防疫、物资调配、灾民资助、伤员分散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步步为营,现在已着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些算不上奇迹的常规动作,却正好展示中国的现代国家管理能力和水准已提升到较高层次。这种能力是长期积累的,不仅适用于突发事件,更可贯穿于日常生活,当然也会应用于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

  能够展示现代国家管理能力的另一表现是,中国已能很达观地对待国际援助,并且从容地邀请和安排外国支援者来华救灾,以灵活的策略让国外物资捐助和设备直达灾区。这既体现了中国向世界全面开放、竭力融入国际社会的自信,也蕴含着中国已具备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和方法。

  从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以来,中国人一直期待以此为契机展示开放、人道、和谐、团结、进步、和平发展的新形象,并且为之付出了真诚的努力。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及赈灾救援行动中,中国给世界一个意外的震撼:中国变了!我们期望中国尽快从悲情中走出,以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厚道、勇气、智慧和凝聚力,来建设新家园,办好奥运会,开创新局面。(陈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