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声中终于放心睡一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14: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 刘虹通讯员 徐晶

  唐安芳:女, 53岁,血气胸、锥体骨折、左侧肋骨骨折

  杨鑫迪:女, 9岁, 右肱骨骨折

  甘明:男, 10岁,右股骨干骨折

  黄峥蓥:男, 9岁,右足桡骨骨折,左足挤压伤

  尖锐的救护车警报呼鸣中,甘明沉沉地睡着了,一直把玩的福娃小吊坠也从手中滑落。

  自从地震之后,这个11岁的小男孩没有好好地睡着过。“一闭眼睛就惊叫、讲梦话。”母亲李文琼看着儿子,眼睛泛潮。

  甘明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名灾区伤员之一。其他三人为:唐安芬,女,53岁,血气胸;杨鑫迪,女,9岁,双臂骨折;黄峥崟,男,9岁,右腿、右手骨折,左腿压伤。

  车一颠他就攥紧被角

  刚刚被抬上救护车时,甘明一言不发。车经过路面缓冲带时连续几个颠簸,他都会紧张得攥紧被角。随车的护士长吁英很有经验:“孩子吓坏了,稍微震动他都会害怕。”

  甘明就读的学校是什邡县红白镇中心小学,400多名学生只有100余人逃生。“这娃儿命大,地震把他和另外一个娃儿的头从裂缝里崩出来,只伤到了右腿。”母亲说,是调皮救了儿子的命,“要上课了,他还在往教室走。那些遵守纪律、学习勤奋的学生,全部没得出来……”找到儿子时,李文琼几乎没有认出满身泥灰的儿子,“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吃了好多灰’。”

  获救后,甘明被转移至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由于病人太多,医院24小时手术不停,也顾不上给伤势略轻的甘明动刀。钻心的疼痛,强烈的刺激,病友的尖叫和无休无止的余震,让甘明的神经变得非常脆弱,不但难以入睡,而且一碰就尖叫。

  同为都江堰新建小学学生的杨鑫迪、黄峥崟,震后分别在废墟中被掩埋了12和14小时。昨天,黄峥崟是第一个出舱的伤员,市一医副院长刘朝晖抱着孩子,边走边大喊救护车编号。有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孩杨鑫迪由于机位紧张,双臂骨折的她只能坐着挺到广州。两个孩子都面色蜡黄,抿紧嘴唇,眼睛四处张望,难掩心中的惊惶。

  闻乡音渐露顽皮个性

  市一医的医护人员除了做好充分的医疗救治准备外,显然也考虑到了孩子们的心态。医生、护士、护工,医院都优先派出院内的川籍职工。“听到乡音,他们也许会放松些。”一名家乡在自贡的护工说。

  看护甘明的男护士李进,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来自资阳,目前是市一医救灾医疗队第三批成员,准备随时上前线。甘明一上车,李进便用家乡话安慰他:“不怕,到广州了。等你能走路,我带你到广州到处去耍……”

  甘明舔了舔嘴唇。

  “是不是想喝水?”“喜欢喝哪种饮料?”

  迟疑一下,甘明用细细的声音回答:“营养快线。”

  “哪种口味的呢?”吁英温柔地问。

  “草莓味。”

  “哦,很多小孩子都喜欢草莓味的。”

  从机场到医院半个多小时,甘明的心情越来越放松,话也越来越多:“我的病好了可不可以在广州耍?”“飞机飞走了我们咋样回去呢?”“广州有没得遥控车卖?”……

  终于,这个在震区180多个小时没有好好睡过的孩子,在救护车的警报声中,沉沉睡去。

  抵达医院后,由院长黄达德带队的多科室专家立即对伤员进行检查会诊。4名伤者均入住创伤科,每人一间病房。创伤科原有34张病床,加上走廊里的加床,共有46位病人。为给灾区伤员腾地,20多名病人被转至其他科室治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