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感慨广州市民真热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14: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 夏杨通讯员 刘丹

  王凤英:女, 30岁,右胫腓骨骨折

  王涛:男, 22岁,左股骨干骨折

  冉桂清:女, 59岁,颅脑骨折

  经过一番跨省区营救,四川灾区三名伤员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顿下来。三名第一次来广东的伤员家属,受到热情接待,非常感动。刚刚经历大灾难,已经65岁、头发花白的杨忠权老人感慨不已。

  伤员被“抢”进医院

  昨天在机场接伤员的场景,只能用一个“抢”字形容。

  下午17时25分,四川灾区转送广东就诊的36名伤员降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各收治医院的医务人员早已在停机坪上翘首等待。广医一附院以常务副院长赖永洪为队长,医生、护士、担架工等有20多人去机场,打出了“欢迎灾区伤病员回家”的欢迎词。

  飞机一到,细雨中,人群就火速行动起来,用担架将伤员接下飞机,帮手、撑伞。每接到一个伤员,救护车就呼啸着开回医院抢救。

  路上,医生对伤员进行了初步的诊断。一到医院,许多专家已经在楼下等候,亲自争着抬担架上楼。

  赖永洪介绍,他们前天就开始筹备接伤员,动员病情较轻的病人出院或转诊,为四川伤员腾出病房。并成立由各方面专家参与的专家组,抢救室、手术室等也都准备好了,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病人只要一到医院,就会立即安排抢救和检查,随后是专家会诊。昨晚9时,专家们还聚在会议室里制订治疗方案。

  食堂安排川籍师傅

  “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到机场接我们!”到了医院,伤员家属们还很感动。

  三名四川伤员一到,经过检查之后,就住进了特意安排好的病房内。两名女伤员王凤英和冉桂清住一间,男伤员王涛住一间。病房是医院最好的,靠着珠江,病人稍稍恢复之后,可以通过窗户看到江景,对他们身体伤痛和心灵伤痛的恢复都有好处。

  同来的三名家属,也被安排住进了医学院进修生公寓。他们白天陪护,晚上可以去那里休息。由于伤员和家属刚刚经历大灾难,又来时匆匆,几乎没有什么行李。医务人员还给他们购置了换洗的衣服。

  为了解决好吃饭问题,医院特意在食堂安排了一名四川籍师傅做饭。昨天晚上,三名伤员病情稳定,三名家属也吃到了满意的第一顿饭。走出食堂,杨忠权老人感叹:“广州人如此热情,我们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灾后四天找到妻子

  “还能和妻子来广东看病,我们太幸运了!”30岁的王凤英和丈夫吴知元是都江堰市聚源镇五龙村人,王凤英地震时在都江堰打工,一堵墙倒了,将她压在下面。吴知元在崇义镇防盗门厂工作,地震后就失去了妻子的消息,好在其他亲人没有伤亡。他在一片瓦砾中苦苦寻找,“就差没去殡仪馆了”。三天后(15日),他才在医院找到妻子。生死重逢,吴知元悲喜交加。

  灾难,使王凤英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经检查,目前病情稳定。

  22岁的王涛,遂宁市唐家乡人,是都江堰农业大学电子系的大二学生。地震时他在宿舍休息,房倒屋塌被砸伤,第二天被学校从废墟中挖出来。他是左股骨干骨折、右小腿患骨筯膜综合征。目前右小腿肿胀,已经做了切开减压术。这次是舅舅杨金全陪他来广州。

  三个家属中杨忠权老人年龄最大,老伴冉桂清也59岁了。他们都已退休,杨忠权10年前在一家企业内当医生。地震那天他们都在都江堰市华侨商业城的家中,杨忠权在房间中看报纸,突然感觉地面摇晃,就跑出了房子,冉桂清没来得及走房子就塌下来,砸伤了头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