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喷洒杀虫剂纳入防疫情建议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21日,本报记者在成都“5·12地震抗灾卫生医疗指挥部”独家获悉,国家卫生防疫专家和四川卫生行政部门酝酿用飞机空中直接喷洒防疫药品,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防止灾后疾控形势的升温。
记者看到,在一份有关空中喷洒防疫药品的建议方案里,对“人畜尸体暂时无法处理,且蚊、蝇等病媒生物密度较高的区域,采用飞机喷洒,实施大面积快速杀灭蚊、蝇等病媒生物,防止虫媒疾病流行”。
至于具体使用杀虫剂的药物种类和剂型,则选择溴氰菊酯,药物浓度是2.5%。
如何避免灾后传染病的大规模爆发是当前一个棘手问题,而飞机空中喷洒防疫药品是当年唐山地震发生后的防疫重要措施。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当年政府调集大量飞机在唐山上空喷洒消毒水,使灾后唐山未发生大规模疫情,甚至连蚊子苍蝇都没有。
然而,这次四川地震后是否也采用空中喷洒,还面临着一些地理条件限制、环境负面影响等待解难题。
如这份建议指出,如果实施空中喷洒,必须满足诸多条件。比如,在杀虫区域内,除少量采取了防护措施的指挥和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必须全部撤离。
而天气条件也要限制,需要无雾无雨、无风或微风的气象条件,能见度不低于2km。飞机喷洒要求是,飞机距离地面高度为20米以下,航速为60—100km/小时。
除自然地理条件要求外,飞机空洒的成本比较高。
飞机空中杀虫的工作效率应该是,4个架次/平方公里,所需时间为20分钟/架次。飞机喷洒成本初步核算为:杀虫每平方公里一次飞行成本约为11600元。
鉴于飞行成本大及灾区复杂的地理条件,如果实施空中喷洒,只用于喷洒杀虫剂,而不喷洒消毒水。原因是,消毒水喷洒需要量更大,喷洒次数更多。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有关专家分析指出,小飞机每次载药量仅为200—250kg,而消毒用药总量很大,飞机起降次数太多,需要时间长,难以完成。而大飞机因受四川山地等地理条件和航速影响限制也不能实施。
“消毒用于消灭细菌病毒,这些物质有时深藏在废墟深处,空中喷洒达不到效果,地面喷洒方式可能更有效。”上述医疗卫生指挥部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疾控中心专家李兴武对记者分析。
除成本外,空中喷洒还有一系列问题待解。
“喷洒需要详细划定喷洒区域和喷洒点,这个工作还比较复杂。”四川大学华夏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朝武对记者分析。
另外,大范围空中喷洒防疫药品,是否会导致环境污染负影响也是需要论证的命题。
有专家提出,当年唐山大面积,包括空中的喷洒消毒液,导致了河水污染,包括土地硬化,不能生长绿色植物,即出现了防疫的负面作用。
不过,国家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专家刘起勇对记者解释说,“只要用国家批准的杀虫或消毒用品,基本上不会有负面影响。”
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倪方对记者分析,在这种非常时期凡事都有利弊,利大于弊就是好措施,要把弊端降低到最低。 记者 王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