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启动受灾居民过渡安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们都到社区做了登记,将被安排到过渡性安置房。”已届退休、在都江堰开小餐馆的老袁对本报记者说,此时,是四川汶川地震后的第七天。

  老袁是都江堰众多在震灾后无家可归的市民之一,现在住在自己搭建的简易棚子里,棚后是老袁的祖传屋,尚未倒塌。

  “如果你在你亲戚那里做了登记,就一定不要再在我们这里登记,不要重复了。”都江堰南桥社区的主任孙艳对一位前来登记的居民说。孙简单询问了登记者的情况,然后为其做了登记。

  孙艳介绍,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前来登记的居民很多。当天登记了66户200人,次日,来登记的人口达到524人,177户。该社区一共有917户,2464人。“我们会尽量通知的。”孙艳说。

  5月19日,都江堰下发了《都江堰市城乡居民灾害过渡安置房应急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各个阶段的安置做了规定。5月20日,记者在南桥社区临时办公点看到,当地的居民陆续前来办理登记手续。

  对灾民进行不同阶段的安置处理,也标志着抗震救灾已经从最初的抗震救人转移到灾后重建阶段。

  《办法》显示,过渡安置房包括临时帐篷、钢架棚房、活动板房和租用住房四种类型。第一阶段,临时帐篷和钢架棚房用于安置外来临时过渡人员和本地居民;第二阶段,政府集中过渡安置点活动板房用于安置本地居民和在本市拥有住房的外地居民;第三阶段,对受灾房屋进行分类处置。各类过渡安置房安置人数由联合安置工作组统一核定。

  记者在都江堰体育馆附近的安置区看到,约100顶帐篷整齐地搭建起来,帐篷规格为12平方米,有的已经有人入住。刚刚搬进帐篷的陈润东介绍,政府要求一个帐篷住6个人,不过,由于搬出来的家具比较多,一般还是一个帐篷住一户人。

  在安置区前约5米,有新安装的一排水龙头,有居民在洗衣服和蔬菜。在安置区最东侧,则是一排刚刚修建好的简易厕所。

  “现在吃饭比较麻烦。”安置居民陈润东说。由于现在救灾还在紧张进行中,当地的很多市场和饭馆还没恢复营业。此外,到成都的班车也还没有开通,因此,居民食品采购困难。此外,居民也没有灶具。

  当地镇政府的一位干部介绍,现在安置房居民的饮食有政府发放饼干和矿泉水,也有附近的居民自发组织送来的饭菜。

  同时,《关于积极防治地震灾害次生环境污染的通知》(下称“通知”)也已下发,涉及垃圾处理、尸体掩埋、建筑物垃圾清理等八个方面。就在记者与老袁聊天时,一辆喷洒消毒液的车驶过,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开来。老袁说,这是当天的第7次消毒。

  在都江堰人民医院,一个感染了手口足病的小孩被匆忙送来。该医院的儿科医生王世明介绍,目前发现了4例水痘,其中一名小孩本来已经注射过疫苗,不过,由于地震发生,导致抵抗能力下降,还是感染了水痘。

  记者在“露天式”的都江堰人民医院看到,发热门诊与腹泻门诊特别单列。王医生说,还是以常规的方式做疫情防治。 记者 张友 郑小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