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仍面临余震疫情悬湖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04:02 大洋网-广州日报

  

灾区仍面临余震疫情悬湖威胁

  本报讯暴雨中,汶川大地震灾区民众迎来了震后第九天。但他们无法为劫后余生庆贺——余震、疫情和悬湖还在威胁他们的生命,中国救灾系统也因此绷紧了神经。

  余震:

  强余震将持续两月

  21日来自灾区一线的信息显示,目前发生强烈余震的可能性仍不能完全排除,这意味着必须密切注视新的山体滑坡对堰塞湖崩决、水库险情的威胁。同时,降雨和高温,也令卫生防疫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到21日下午发稿时止,四川灾区并未发生6级以上余震。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所长程万正说,地震系统已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组织专家对灾区震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分析监测。据该局介绍,他们认为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余震活动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5级以上强余震活动持续的时间在2个月左右。2个月以后,这个间隔时间会越来越长,发生地震的频次会降低。

  堰塞湖:

  汶川有21个堰塞湖

  在重灾区北川县,余震导致的远远不止是心理恐慌。这里的堰塞湖可能因余震崩决,其中唐家山堰塞湖是本次地震灾区最大的一个,库容达到3000~4000万立方米。绵阳市政府目前正在紧急疏散民众。

  据水利部报告,截至21日,在四川省的9个县市已发现33处堰塞湖,其中凤鸣桥、汶川、东河口3处已基本除险。

  自北川撤出的新华社记者21日看到,除了救援人员,北川现在已成空城。

  前车之鉴可以说明堰塞湖有多危险。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形成11个堰塞湖。据记载,地震时死亡500余人,两月后堰塞湖崩决,却导致2万余人丧生。

  “5·12”大地震的震中汶川,距叠溪不到50公里;此次8.0级地震共形成了21个堰塞湖。多名官员和专家已赶赴灾区现场调查堰塞湖现状。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说,目前正制订方案,对大规模的堰塞湖,在安全转移居民后进行爆破或者挖口泄洪;小规模的堰塞湖,继续进行24小时监测、实时评估危害性。

  疫情:

  已有救援人员腹泻

  震后第九天,瘟疫流行的威胁更加不容轻视。正在北川参加防疫的内蒙古医疗救助队队长白宝玉说:“饮水、消毒、流行病、传染病等各方面专家都已投入战斗。目前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与他并肩作战的救援人员中,已出现少量的皮疹、腹泻症状。

  “降雨会减低消毒的效果、扩散污染源,高温会滋长病菌。”什邡市灾后疾病防控工作队成员肖家慧说,“现在我们急需N95口罩和防护服,并正向指挥部申请发放乙脑、甲肝和狂犬病疫苗。”

  34000余名一线医务人员正在灾区日夜奋战,广泛喷洒消毒液、灭鼠灭蚊灭蝇、2米以下掩埋遗体、分散安置灾民、建立疫情“日报告”、印发《震区防疫手册》。

  中国卫生部21日下午说,目前地震灾区尚未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新华、央视)

  小知识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

  四川震区大部持续降雨

  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大

  又讯 从20日傍晚开始,四川地震灾区出现震后第三次降雨过程。21日早晨,四川汶川、北川、理县、茂县等地震灾区的降雨仍在持续。中央气象台特别提醒说,由于此次降雨较明显,震区水库和堰塞湖来水量都将增加,水位抬高以后,随时都会出现险情,有关部门需密切关注水情变化信息,及时转移危险地带民众。

  中央气象台21日预报,21日至22日,四川汶川、北川(包括已经形成堰塞湖的区域)、理县、茂县、绵竹、安县等地降雨量为8至10毫米;四川青川、松潘、黑水、马尔康降雨量有6至8毫米。地震重灾区的日最高气温在23至28摄氏度,日最低气温在13至18摄氏度之间。

  气象专家提示,21日至22日上午,四川震区大部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当地居民和抢险救灾人员需注意防范地震余震和降雨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新华、中新)

  急需帐篷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昨日通报,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已收到各类捐款31.18亿元。向灾区调运帐篷18.06万顶、食品和饮用水5304车、粮食4.15万吨,衣物25万套、棉被46.84万床。目前在抗震救灾中急需帐篷、扫地车、洒水车、移动厕所等物资。

  其中最需要帐篷,地震造成150多万户房屋倒塌,还有上千万人的房屋受到损失,需要300多万顶帐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