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我们读民间语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1:32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记者/傅蔷

  你有多久没读诗了?震灾当前,问这个问题显然过于矫情。然而,正是在这场山崩地裂的大灾面前,一股“地震诗”的浪潮正在民间蓬勃兴起。

  中国著名的诗歌杂志《诗刊》的投稿信箱爆满;互联网上的诗歌论坛,每天都贴出大量诗作。甚至,已经有诗句在民间流传,“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

  《诗刊》编辑部赶制了两期“诗传单”,中国诗歌学会编辑的《感动天地的心灵交响》抗震救灾诗歌特集已于5月17日出版。人民文学等几家出版社的诗集也将于近期面市。

   这股诗潮所体现的群众性,只有周总理去世后的“天安门诗抄”可与之相比。也许,在若干年后的文学史上会留下一个名词:汶川地震诗。它记载的,是诗歌在一个世纪灾难后意外的、却又必然的勃发。

  近日,《世界新闻报》采访了一些诗人和评论家,请他们畅谈在面对重大灾难时,诗歌和文学所能扮演的角色。

  采访人:《世界新闻报》

  受访人:大卫(诗人,著有《大卫十年诗选》)

  李小雨(《诗刊》副主编)

  赵本夫(著名小说家,著 有小说《天下无贼》)

  “抚慰心灵的创可贴”

  《世界新闻报》:为什么这次地震后涌现了大量诗歌?

  大卫:诗歌是文学中的轻骑兵,可以在第一时间表达人的感情思想,“张口就来”,易于传播。抗日战争时期流传的“田间诗”鼓舞了多少人啊。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诗歌。“9·11”以后,美国人就曾经提出来,说首先想到的抚慰心灵的,不是《圣经》,而是诗歌。我有一个比喻,“诗歌是抚慰心灵的创可贴。”我相信中国所有的诗人都会创作,否则他就妄为一个诗人。

  赵本夫:诗歌是最快捷的表达方式,可以直白地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同时,诗歌也是最极致的文学样式,它简洁而内涵丰富。这次在震灾后就出现了“不会写诗也写诗”的现象,许多灾区的农民也以诗歌来表达情感。看上去就像顺口溜,但你不能否认,这是一种情绪非常饱满的表达,是不由自主的。

  李小雨:诗比别的文学作品更好表现,因为形式短小,更有激情。

   大灾难我们经历了不少,但这次感觉特别震撼,平时的诗人,也是主张有悲悯的心理,而灾害激发了诗人们的这种心情,对祖国的承担之感。《诗刊》在赶制“诗传单”的时候,发现诗人们都在写,不用约稿,稿件也源源不断。许多诗人讲,他们是边哭边写,非常动情。诗人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事件,这回,他们多年来局限于“小我”和个人情感当中的,或淡淡的哀伤,或者是对世事冷嘲的态度都改变了。

  会感动的就是诗人

  《世界新闻报》:从网上流传的作品看,里面有不少业余作者所作。你觉得这种全民写诗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大卫:网络上流传着许多佚名的诗作,我想这是人们内心真的有东西要发出来,我常说,只要有诗意的人就是诗人,会感动的就是诗人,泪流满面者也是诗人。

  这次的地震诗可以被看作另一种意义上的“天安门诗抄”,它们被贴在博客和论坛中,而不是像当年那样贴在墙上。说得深一点,我觉得这里面体现的是民族的凝聚力,是人民选择了诗歌。最近几年的重大灾害都没有引发诗的热潮,那是因为这次地震给人们的震撼太强了。不只是说地震本身的破坏力,而是在这其中全民性的团结,共同经历的悲悯的感受,这是对全民族的一次净化。

  李小雨:这次可能也说明了,诗歌仍是以感情为主的,真正动情了才能感动别人。

  我们有很多诗是通过网络发来的,有地震灾区写的,也有一些外围的实力派诗人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名字都没听说过,但诗歌写得很感人。像河北一位姓赵的作者,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他的作品,就主动联系他,后来发了他的《安息吧,世界的孩子》。

  新诗发展到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断裂的现象,有人说,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不如写诗的人多。因为诗歌总是关注诗人自己的事,不能代表更多的人。这次不同,诗人不但写出了自我,也写出了人们的心声。

  “不要在灾难面前谈才华”

  《世界新闻报》:你如何看待这些诗歌的艺术性?汶川地震诗会在诗歌史上留下一笔吗?

  大卫:首先我想说,不要在灾难面前谈才华。不管艺术成就高低,这次的事件都能催化出更好的诗。有的诗你能感觉到比较直白,甚至是口号式的。但诗永远是艺术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就像一个金字塔,有些诗作是在金字塔的顶端,但它们同样需要作金字塔底座的大量诗作形成的基础。

  这次的地震诗肯定会在诗歌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诗人何为?我觉得诗人就像在虚拟的第一线,应该相信自己的诗歌也有抗震的力量。而且,这次的诗歌,与天安门诗抄时代的诗相比,兼顾了艺术性与现实性,更耐读。我想五百年后,人们会从诗中看中国地震。

  李小雨:这次的诗歌变成了群众性的运动,诗的感情比较雷同。部分可能当时表达一下激情,诗集可能会留下来,但真正传唱的诗句,我个人认为比较难。历史上的诗歌真正流传到现在的也没多少啊。

  诗人的力量在于鼓舞人

  《世界新闻报》:大灾当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李小雨:诗人和文学家的力量就是用写作来鼓舞人。文学家就应该比普通人更有思想,更深刻。一个二战和越战,诞生了多少伟大的作家?相比之下,中国的百姓经受了多少磨难,但是你又有多少能留下的作品呢?当代作家是不是能沉得住气,不浮躁,不自恋,不搞内部的争名逐利。是不是都能沉浸其中进行书写,而且就算他能沉浸其中,他的学养和思想有没有那么博大呢?这些都是文学应该反思的。

  赵本夫:这次四川地震是一个激发点,它所激发的诗歌热潮的深层原因需要慢慢地沉淀和探讨。

  近年来的文学作品追问的东西很多,但有些作品和电影是不令人满意的,包括很多打打杀杀的作品,弄到国外去评奖。当然它有一定的艺术性,但在内容上会令外国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中国就是这个样子的,很暴力,爱搞阴谋诡计,其实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并没有得到体现。

  这次面对地震灾害,你能感觉到,中国人的再生能力太了不起了,这是文学真正应该传递的东西,也是读者需要的东西,这次诗歌热潮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诗歌最好的年代

  《世界新闻报》:你如何看待中国诗歌的未来?

  大卫:在“梨花体”之后,诗被嘲弄,被恶搞。我觉得这次是诗歌重新回到了人民中间。地震后我看过网上所有的诗歌论坛,那里面涌现的创作热情,真的是对诗人的安慰。

  我记得在马悦然与顾彬的对话中谈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走在最前面的仍是诗歌。而且,现在是诗歌最好的年头,大浪淘沙,真正的诗人会挺住,他会读书、写作,不是为了房子或名利,甚至不是为了评奖。为了名利是对诗歌最大的伤害。不属于诗的人,则尽可以退出,去做官经商。

  当然,很难说这次的汶川诗歌会对中国诗坛的未来发展产生太大的影响。不是灾难让诗歌的水平提高,诗的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特别是经济水平提高的结果。诗说到底还是小众的艺术。全民写诗的局面在平时是不可想象的。

  赵本夫:我一直坚信,诗歌,包括其它文学是不会没落的,而且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一直研究东西方哲学的比较,比较之后会发现,我们东方哲学更接近艺术。

  李小雨:中国诗歌的前途在世界上是最好的。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那么多人写诗,喜欢诗。特别是旧体诗的传统到现在仍然被大家所认可。而且,现在有大量的媒体可以刊登、转载诗,环境那么开放,这是最好的。但另一方面,我也担心地震过后,诗歌又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受众比较少。作家也都回到了原有的状态,无非就像是抗洪、非典时期那样,成为一种暂时的激动,会不会引发更深的思考,就未可知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