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震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2:45 现代快报
我们经历过无数灾难,但没一次像汶川大地震这样让13亿中国人的心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 我们追求过无数梦想,但没有一个像这次抗震救灾一样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发现自己心中最可宝贵的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物质化的时代,过度得让我们遗忘了自己还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汶川大地震,震中在汶川,但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共赴国难的这些天里,坚强、友爱、关怀、同情、互助、牺牲……这一切,蓦然在我们的心中像花一样绽放。这场灾难让我们明白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帮助遭受灾难的同胞重建家园,我们同样需要重建我们心中的精神家园。 灾难只是那一瞬,我们找回的精神家园却需要长久的呵护…… 看到每一面半降的国旗,我都想敬礼! 为了逝去的每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生命,国旗缓缓下降。共和国近一个甲子以来,五星红旗第一次为灾难中死去的百姓而降。 为了逝去的每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生命,13亿人肃穆流泪。上下五千年来未有此等国殇,连续3天的全国哀悼日第一次为灾难中死去的百姓而设。 为了逝去的每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生命,喇叭声、汽笛声凄厉共鸣,第一次为灾难中死去的百姓响彻天际;满城裹素,公共娱乐活动第一次为灾难中死去的百姓而停…… 国旗默默无声,伫立旗下的每个人却震撼在心。原来,至高无上的国旗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连。五星红旗缓缓下降,托起的却是生命的尊严。 “看到国旗降低了一半,可我却觉得它飞扬得比原来还要高。”一位大学生这样写下当天的日记。 “我从来没有觉得国旗这么鲜艳、这么美。”一位朋友给记者发来短信,“看到每一面半垂的红旗,我都禁不住想向它敬礼!” “半旗下,摧肝胆。玉宇有崩缺,中华记心田。”悲恸在胸,诗人朋友施伯天给记者发来他的词作。 国旗原来也是有生命的,它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只有这样的一面旗帜,它才会在任何时候都迎风招展,温暖被它护卫着的我们每一个人。一位评论家用最平实而诚挚的语句解开曾经困扰一代人的心结:“我是爱这个国家的,但国家爱我么?经历了这场灾难,经过了这次国家哀悼,我们可以说了:我爱国,国也爱我!” 这三天,让我们好好陪伴你们 19日14时28分,成都的天府广场,万余名群众汇聚在这里哀悼死难同胞,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世界上仿佛一下子只剩下两种颜色:黑色、白色。人们身着素色,胸前别着白花、白纱。只有手里拿着的玫瑰、百合、菊花、栀子花,无声地跳跃在黑白之间,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当喇叭和汽笛收起长鸣,人们抬起面庞,泪水早就沾湿衣襟。一朵、两朵,很多人散向广场四周的绿树旁,将胸前的白花摘下来别在树上,片刻过后,棵棵绿树白色尽染…… 行走在成都大小街巷,白底黑字的横幅随处可见:“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往常的气球和大红拱门、五颜六色的商业海报似乎一夜遁形。 在无限的网络世界,“哀悼”也成为前所未有的集中主题。“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从19日14时28分正式启动。活动结束后,专题网站将建成“汶川大地震纪念馆”,在网上长期保留,永远纪念。敬献虚拟鲜花、写信缅怀遇难亲人、留言勉励生者……一向喧闹的互联网释放着宁静与温暖,传递着人性和坚强。 或许,我们素不相识;或许,你从未走出过生活的那座大山,可是这3天,请让我们好好陪陪你们,让你们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不再孤单。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人和人是这么需要相互守望、相互慰藉。2000多年前孟子说:“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而2000多年后的我们却对“守望相助”一度漠然,经历了这一场强震我们才知道,只有守望相助,我们才能共赴国难;只有相互搀扶,我们才能走向明天。 这一刻,深深体会到什么是爱国主义 怎样的一句话,才能让亿万国人同声呐喊?如今我们找到了答案:“中国加油!” 祖国大地,同声共气,广场上、废墟前、校园内……抹去泪水的人们握紧拳头,一遍又一遍地激情高呼:“中国加油!”“中国自强!”那一刻,“国家”一词从来没有如此令人动情。究竟先有家还是先有国,再也无需讨论,因为没有家就没有国,没有国也同样没有家。 举国哀悼,苍生有幸;万众齐呼,国家有望。 每当在废墟前采访一次,记者的心就要被触动一次。或许前一天你还在为生活忙碌,瞬间所有的梦想都会被轰然倒塌的屋宇掩埋。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和渺小。而所有人的伤痛和沉重一旦汇聚在一起,便拧成了一根坚韧的绳,将灾难的摧毁欲牢牢牵住! 强震发生后仅1个多小时,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就已经出发赶往灾区。年迈的他奔走在余震不断的路上,安抚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哭,自己却早已老泪纵横; 胡锦涛总书记踏上了灾区的废墟,坚定地大声喊出:“再大的困难,也战胜不了英雄的中国人民!” 第一时间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洪流般涌向四川、涌向灾区。 一个人、一个家或许很无助,但是国家的力量却无比强大。它的强大,其实就来自每个人、每个家。在“中国加油”的高喊声里,多少年的“强国梦”,正在走向真实。一位教师感叹:“学生们都深深体会到什么是爱国主义了!”心灵的撼动,胜过一万句空洞的口号与理论。 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就在人们都认为废墟中不可能再出现奇迹时,奇迹还是再次出现。20日下午6点多,彭州市龙门山镇60岁的王有群从废墟中成功获救,至此她已被深埋196个小时!通常,地震后72小时内是“黄金救援期”,往后则希望渺茫。然而这次救援中,生命奇迹一次又一次被刷新。这让我们一方面惊叹“坚持就是一切”,更让我们对一丝也不放弃的搜救工作心存感念。假若只因“72小时定律”便放松或放弃对废墟下的搜索,又何来这一个又一个奇迹! 记者在采访中,曾经数次现场目击废墟搜救,哪怕生命探测仪已经显示下面没有生命迹象,救援人员还是会一遍遍地重试,同时他们一遍遍登上随时可能再度坍塌的废墟,大声喊:“里面有没有人,能不能听到?”台北市搜救队副队长郭恩书对记者说,“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决不会放弃!”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不抛弃、不放弃。这两天,成都上空的直升机马达声似乎更加频繁,深山大救援进入攻坚战阶段。山体移位、道路被封,子弟兵们或高空跳伞,或徒步突击,越来越多的精兵强将闯进了层峦叠嶂包围着的一个个“孤岛”,哪怕村里只剩几个人。就在前一天,记者还亲临了一场水、陆、空大救援,什邡市宝山村的几个高山水电站自从震后便与外界失去联系,地震后道路被毁、一个湖泊变成了两个,救援任务极其艰巨。在山腰的现场指挥部,成都空军、南京空军搜救团、前方突击小分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救援行动,动用了直升机、皮划艇、各种空投物资,每一位官兵的脸上都挂着急切。记者本以为山上被困的灾民会很多,可是当地乡亲们说,3个电站加起来约有15人。相比之下,救援的人数是被困灾民的多少倍啊! 这就是对生命的尊敬,对人的尊敬。人是第一位的,不分贫富贵贱。 正如我们连日来所看到的,对人的尊敬空前显现。央视主持人赵普在直播中不禁哽咽使得直播略有中断,但是“挑剔”的网友们却将他称为“最优秀的央视主持人”。他在连线前方记者时,我们经常听到他首先会问:“你现在的采访会干扰他们的救助工作吗?”他说,如果因采访而干扰了救助,情愿放弃连线。这一刻,什么都比不上人的宝贵。 日本救援队在挖出遇难者遗体时,集体默哀。这一刻,生命是不分国籍的,尊重每个人,无论生者还是死者。 前天行进在绵竹通往遵道镇采访的路上,路边一所特殊的精神病院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因为地震,精神病院内搭起了几顶救灾帐篷,院方将精神病人全部集中到了救灾帐篷里暂住。这一刻,人还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健康的人还是病人。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