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志愿救援者7天的蜕变:感受人心向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3:4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电 题:八O后志愿救援者七天的蜕变

  中新社记者 杜燕

  从四川驾车赶回京、扒口饭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连去灾区几天都不记得的十九岁小伙子华洋没睡个懒觉,第二天一大早就起身去找无线电发烧友了。

  原来,定于二十一日全部返京的队友中,还有七人仍留在灾区接应北京医疗志愿者救援队伍。华洋要去找发烧友们总结救灾经验,希望给战斗在灾区的同行提供随时“呼叫”。

  由十六名北京操作者俱乐部成员组成的应急通讯抢险队伍,是第一支到达四川灾区的省外志愿者救援队,华洋是其中最小一员。

  十四日下午,华洋给家人打电话让帮忙收拾衣物,他要去灾区。“担心他,但没拦他。”华妈妈说,希望八十年代生、没经历过什么大事的儿子,有一次人生最好的体验。

  华洋没有让家人失望。

  经过二十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抵达成都后,他和队友们在成都红十字会“领”到了第一个任务:尽快探明成都通往青川县姚渡镇的道路,以便救灾物资顺利到达。

  十六日一大早,十六人分成了两组出发了。华洋被分在了第一小组。途中,余震不断、石头从山上不断滚落,华洋坐在车里相当恐惧。车子行至一个村庄时,被一位口感舌燥、满脸疲倦的老人爬到车前挡住了,“我要喝水”。华洋第一个跳下车子扶住老人,他止不住自己的泪水。

  看着倒塌的房屋和在村口小学里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尽快探路,让物资到灾区。

  此时,他们已经试探了三四条路了。

  有时眼看前方已没路了,但二米左右宽的山路让车子无法掉头。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前行。他们只能下车清理途中石块等。最终,他们不得已选择绕道陕西境内再迂回至姚度镇,把物资运输车领到目的地。

  带队赵培峰不住地夸奖这位年仅十九岁的队友总是冲在第一线,和同车的三个队员要把断路的原因和现状及时汇报给后方的队友们,以便分析前行的可能性,让物资运输车少耽误时间。

  只是,当上级通知他们要结束任务返京时,年轻的华洋就是不打点行李。父亲打来电话,希望他听从调度;好友打来电话,希望他服从安排。

  为什么不愿回到舒适的家?

  回来后就一直沉默不语的华洋淡淡一句: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留在四川还能再做些什么,哪怕就是搬搬救援物资箱。

  但知道现在灾区物资、安置住宿都很紧张,所以,他听从劝告返京了。

  华洋说,在成都红十字会门口,每天有上千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随时待命。他感动了:之前从未想到玩玩儿的东西能发挥作用;也从未如此强烈感受过人心向善的力量和团结的力量,但在灾区的几天,看到了太多的悲剧,感受了太多的感动,见证了太多的奇迹。

  “开始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了,”华洋说道,“如果有机会,一定再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