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汉视点:永远的认同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4:38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08年5月19日14点28分,整个中国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长鸣的汽笛、警笛和喇叭声。从北京长安街到灾区的一条小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垂首而立,将手放在胸前的人群。这是三天国家哀悼日中,最令人感念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我们曾经在“9·11”和许多突发灾难后的镜头中看见。但是当中国人第一次集体为5·12汶川大地震死难者默哀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在血与火的考验后,在全球竞争的诱惑下,在地震灾害的打击面前,仍然坚守了它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最基本的信念,那就是全民族的情感认同。

  无论是地震、海啸、还是洪涝灾害,自然灾害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恐惧都是一样的。但是此次灾情发生后,罕有人表达恐惧,更罕有人意见不一致。全国民众以救灾为第一要务,以民生为第一速度。捐款、献血的空前规模,人们对灾区的关怀、挂念和担忧都是一致的。甚至在互联网上的留言也表达着同一种感情。这种看上去舆论的特殊现象,实际上恰恰表达的是一种中国普世的信念。

  更重要的是,在哀悼日第一天,从大街上到课堂中,甚至在家庭、饭店和各种单位中,人们自发地起立默哀。这时候我们没有地域的区别、没有性别年龄和职务的区别,甚至没有社会地位和道德的高下。只要是中国公民,就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对同胞的死难进行一次哀悼。我们站在一起,低下头,头顶上是一面人性的旗帜,它和中国的国旗一起,组成了这个民族性格的全景。

  从世界上看,20世纪晚期,全球化加速,民族概念不断淡化,世界剧烈的整合与重组,使民族认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从中国发展看,商业化的快速冲击,让更多的国人在生活中追求个人价值观和个体认同,民族认同罕有人提及。甚至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群体,失去了基本的灵魂和文化传统。但是此次国殇之后,全民族空前一致的行动、情感和意志,却恰恰代表着,这个东方民族的认同是深深被埋藏在民族灵魂中的。所有的大爱,所有的感念,所有的文化甚至是所有的悲伤,都是中国式的,也都是满溢于中国现代化深处的。

  “多难兴邦”这句话已经在此次地震后被重复过无数次,但是我们仍然要再重申的是,在危机面前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同,是我们这个民族本来的性格。抗日战争之前,日本侵略者曾经不只一次地论证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军阀割据山头林立,但是恰恰是这一盘散沙,让整个世界看到了最坚强的抵抗力量。而5·12之后,这种亘古不变的中华民族认同,再次展现。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