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妥善安置来自灾区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21:10 人民网

  人民网南京5月22日电 (汪晓东、华中文)连日来,江苏各地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对灾区学生来苏临时就学做到“零拒绝”,并主动安排有经验的心理教师为他们及时提供专业心理援助。

  南京市要求各区县和学校,对灾地区来宁投亲靠友临时借读的学生随时“开绿灯”,按照“分级办学、属地管理”原则,由受灾地区学生亲友监护人居住地所在区县的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入学。目前已有30多名来自都江堰、绵阳、北川等地的受灾学生,分别被安置在游府西街小学、汉中门小学、雨花台中学、梅园中学、中华中学等学校就学。很多学校为他们专门腾出宿舍,配好生活用品,还派老师专门负责指导他们学习、进行心理辅导。

  同时,南京市教育局还根据受灾学生的心理情况,组织全市200多位有心理学咨询员资质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题为“严重自然灾害后的心理援助”的师资培训,以确保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专业教师,确保为所有来宁就学的每一个受灾学生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同时,一些专业教师还积极报名,表示已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奔赴灾区为中小学生心理康复开展志愿服务。

  南通市为来到该市就读的四川地震灾区学生开启“绿色通道”,市教育局专门发出《关于做好接受四川等地震灾区学生来通就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对于来南通投亲靠友的四川等地震灾区学生,要求在南通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开启“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迅速落实就读学校,并关心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5月20日 ,来自四川绵阳市安县迎新中学的刘旭等7名孩子走进了南通市海安县隆政小学、隆政初中的教室,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当天下午,隆政小学、隆政初中师生分别举行了简短隆重的欢迎仪式,并赠送了书包、课本等学习用品。此外,学校免去了灾区学生的一切费用。四川绵竹市南轩中学高二年级的陈云随父母一起来到海安,成为海安实验中学的一名特殊插班生,她感动地说:“灾害无情人有情,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来回报社会。”

  5月19日,扬州市新华中学正在组织向四川震区捐款活动,副校长李甲文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一市民向学校求助,说自己在绵阳灾区的侄子张世杰来扬州投亲,希望侄子能来新华中学读书。学校当即决定无条件地接收灾区的学生,同时免除他的全部学习费用,并准备好崭新的校服和学习用品。

  5月20日,新华中学初二(6)班举行了一场特殊欢迎会,欢迎来自地震灾区绵阳市东辰中学的新同学张世杰。20日下午,扬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还专程赶到新华中学,亲切慰问了张世杰同学,并向他赠送了学习用品。

  “妈妈回家找外婆了,我就住在张老师家,老师和妈妈一样好!”这几天,靖江市新港幼儿园中班学生文浩在老师张继军家中生活得无忧无虑。

  六岁的文浩来自四川绵阳,在这次地震中,家中房屋全部损毁,外婆一家至今杳无音信。文浩父母赶回四川后,张继军把他接了回家。每天,张继军喂他吃饭、带他上学;晚上,总要带着他一起睡,不让他一个人觉得害怕。

  和张继军一样,靖江市的不少老师也当起四川籍学生的“临时家长”。由于四川灾情牵动了许多在靖江打工的四川籍农民工的心,他们纷纷踏上归途寻找亲人,匆忙间把孩子留在了靖江,留在了学校。许多教师义无反顾担当起照料这些孩子的任务。

  靖江市斜桥小学四年级学生叶伟是四川绵阳人,记挂亲人安危的他整天愁眉不展。父母回乡寻亲后,班主任老师陆敏把他接回家细心照料,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在该市红卫小学、长里小学等外来民工子弟集聚的学校,老师们都在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家中受灾情况,全力帮助家庭受灾的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