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靠百米软梯从峭壁背下610名被困矿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02:48 京华时报

  地震发生后,清平乡周边山脉中近千名矿工顿时被坍塌的山石困在了山中。山上通向山下的一个引水涵洞成为他们走出山林的唯一通道。但是这个涵洞出口处,是一面百米高的峭壁。

  5月18日,解放军战士搭建而成的一段百米长的软梯,立即成为了清平乡小木岭山中610名被困矿工的生命线。战士们不畏生命危险,不顾体力透支,将矿工们一个个从峭壁上背到了山下。

  这一段段木头和一条条电缆建成的软梯,成为了托起清平乡父老乡亲生命的一条“天梯”。

  数百矿工

  被困深山

  “快去救救他们吧,还有近千人困在山里5天出不来了。”5月17日,清平乡的一名矿工哭着对刚刚见到的解放军战士说。

  清平乡东5公里,海拔1500多米的小木岭山上,零零星星地散布着几十个磷矿,常年都有近千名矿工在那里工作。地震发生后,倒塌的山石几乎瞬间将出山的道路全部堵塞,众多躲过第一波强震袭击的工人们被困山中。

  5月17日,搜救部队在山下的河边,偶然发现了两名从山中摸索着逃出来的矿工。这两名幸存者告诉搜救人员,就在清平乡旁边的崇山峻岭里面,还困有近千人。

  幸存者说,山里的很多工人都知道,山下清平发电站后面有一个涵洞,用来从山上引水下来发电,整个洞贯穿山体,有近3公里长,从那里可以出山,许多被困矿工正在翻山越岭向涵洞附近靠近,但是涵洞的出口处是很高的峭壁,常人难以通过。

  情况紧急,搜救部队立即抽调侦察兵组成小组,按照矿工的指点寻找这个涵洞。

  已经有10年军龄的侦察兵刘彬是这个小组的班长。刘彬说,找到涵洞时他们发现,涵洞底部距离地面有500多米长的陡坡,中间根本没有路,最小的坡度都有80度。“起初还比较顺利,毕竟我们在训练中也练习过攀岩。”刘彬和他的4个战友,在历经半个多小时攀爬后,终于登上了洞口的平台。

  上了平台后刘彬发现,这个近500米长的平台,中间堆积着山体崩塌后落下的巨石,他们只能在巨石的缝隙中,简单开辟出一条小路。

  走到平台的尽头,刘彬和他的战友们吸了一口冷气。他们发现涵洞的下端是一面完全垂直、长达近百米的水泥墙,普通人员根本无法徒手通过。

  战士连夜搭建“天梯”

  “制作能够登山的软梯!”刘彬的部队首长接到前方的情况汇报后,立即下达命令。

  由于部队出发时非常仓促,没有携带相应的工具,战士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地震中损坏的光缆,和从周边树上砍下来的50厘米长的木棍作为工具。经过十余名战士几个小时的努力,一条50米长的软梯连夜制作好了。然而当他们把软梯送到涵洞口时发现,这个软梯的长度只能到达水泥墙的中部。

  此时天色已晚,部队首长再次下令,必须连夜赶制出能用的软梯。战士们立即四处寻找材料,连夜制作。

  5月18日上午,战士们经过一个通宵,终于制作好了长达100米的软梯。战士们立即背着重几十公斤的软梯,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爬上了洞口,把软梯竖下来并钉在了墙上。

  战士们反反复复试走了很多次,确保了梯子坚固。随后,战士们又在梯子旁边和整个下山的坡道上安装了保险绳,以保证受灾群众下山安全。

  刘彬等人进入涵洞后,发现内部基本完好,只是有一处塌方的渣土堵塞形成了1.5米深的水池,侦察小组立即将渣土清理出一个小口,将水缓缓放出。

  战士们随后又冒着山体垮塌的危险,在绳索旁边的位置安装了一排照明灯,从山脚一直通向山顶,并运来一台发电机,为准备出山的受灾群众照亮生命之路。

  就在战士们刚刚装备好这一切救援设施后,第一批从山上走出的受灾群众出现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