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分发物资是指挥部面临的一个难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0:23 大河网
公平分发物资是指挥部面临的一个难题(组图)
浑浊的河水中洗衣玩耍

公平分发物资是指挥部面临的一个难题(组图)
废墟余生

公平分发物资是指挥部面临的一个难题(组图)
王吉邦很想念上课的日子

公平分发物资是指挥部面临的一个难题(组图)
山体随时滑坡,但是很快会被挖通

  领到食物后,这些灾民就用长长的竹制背篓背上粮食,走上几里、十几里甚至更远的山路,回去分给自己“组”里的人。

  来自红光乡的王吉邦是个帅气、温顺的17岁高二男生,他把两箱方便面捆在背上,和爸爸妈妈一起为13个同乡背回去,需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他们说,这两箱方便面和50斤大米,是13个人5天的口粮。这是他们自地震以来第二次领粮食,最初关于领粮食的消息,是入山救援的部队通知他们的。

  另一个灾民告诉志愿者,部队的战士们心疼灾民们的处境,从来不喝一口灾民的水,吃一口灾民的粮食。有些战士进山救人时,带了三天的口粮,但是看到灾民们没吃没喝,就把自己的口粮留下了,饿着肚子去救人。

  王吉邦的妈妈两眼血红,左脸擦伤。她曾被埋在废墟中,靠自己扒开砖石爬出来。她走了几个定居点的临时医院,它们都没有设备检查出她胸背处的疼痛原因。她说乡里有很多孤儿,有些东奔西跑不知哪里去了,也不知道谁在照看他们。

  王吉邦的课本都丢在尚未倒塌的教室里了,同学们也都失去了联系。他很想念他们。

  另外两个红光乡的“小组代表”,背着两筐馒头走上回程,馒头已经发霉,但据说是吃了无碍。这是七、八十人两天的口粮。

  再走进去一些,志愿者们遇到一个妇女在哭诉,说孩子只有30天大,却没有奶粉吃。

  公平地分发物资,是指挥部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向老师说,“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贪污!但是分的时候,总是要避免给了这个不给那个,引起不满的情况。”维系25万人性命的物资,由两个人来签条子,任务无比沉重,物资的统一和分发的速度自然会有限。但迄今为止,一切都还在平稳进行。人们在等待领取食物的时候,焦虑而安静,一旦领取到了食物,便一言不发地向各自家里进发。5公里以内的山路,属于“近距离”,可以领取保质期短的食品,比如没有真空包装的馒头;5公里以外的山路,属于“远距离”,多半得到可以久存的方便面。

  很多人没有领取矿泉水,而是饮用山上的溪水。但是清洁用水是没有的。

  5岁的李雨欣长着漂亮的红脸蛋,但是脸上和手上的红色不是自然健康的红润,而是烈日暴晒和缺乏清洁护肤措施的结果。志愿者问她:“你最喜欢吃什么?”她轻轻地挠着胳膊,沉默了半响,终于鼓起勇气低声回答:“火腿肠。”

  刺目的阳光照在浑浊的青竹江上,几天的雨之后,江水质量已经不能用来洗澡了。但是小小的支流上仍有不少人在洗衣服,孩子们嬉闹玩水。远处的河里漂过一头死的牲畜,看不清是什么动物。

  在河边上,志愿者们提出分给灾民的馒头已经发霉的事实,向老师和赵镇长急忙解释,他们说,吃发霉的馒头没有关系。另外,赵镇长说,物资运送很充足,每天都有物资进来。但是要保证公平分配,不能直接分派,而只能聚集在指挥部,再统一派发。

  志愿者们送来的物资部分直接分给了村民,大部分卸在了指挥部的物资集中处。

  下午4点过,志愿者们启程回成都。半路上发现,刚才的一阵余震把一处山坡震塌了,盘山公路埋在小山堆一样高的砂泥和页状石块里。推土机立即赶来,30分钟后,再度被滑坡山体堵塞的道路再度被挖通。车流重新滚动。路边上,来自石坝乡的12岁姑娘范蓉被从浙江赶回的爸爸领着赶往浙江。爸爸没有能力供她在城里读书了,但是他可以让她远离暂时的危险。

  “等家里有了安身之处再回来!”爸爸期待着政府帮助大家重建石坝乡。50多岁的爷爷不愿意离开故土,靠家里的储粮维持着。他也在等待家园重建的那一天。(钟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