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启动地震资料征集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4日02:38 人民网

  紧急抢救,紧急征集,紧急保护

  在记者和向明谈话之际,高泽友馆长则和几位工作人员一起,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四处搜索着。他们是在寻找有意义的地震“文物”。高馆长捡起一顶被砸凹了的安全帽,仔细看着上头的字,递给同伴:“留着吧!这是第一批救援队员留下的……”

  三天前,高馆长就已经接到绵阳市文物局的指令:启动“5?12”特大地震典型实物资料征集工作,成立北川、平武等城区实物资料征集组和媒体资料征集组,陆续前往各灾区开展征集工作。所以,他这几天像个拾荒者,见到扎眼的物件,就如获至宝,察看有没有成为“文物”的可能。这会儿,他又盯上了抗震指挥部一顶帐篷前那纸破破烂烂的“灾区临时天气预报”,“是地震刚过就开始贴了,有价值的!”

  孩子们的书包、作业本,路边被压扁了的自行车,从昔日风景点掉落的瓦当,还有“四川省北川中学”那块幸存的校牌,都是他极为关注的珍藏。

  对北川封城,高馆长很是欣慰:这可以避免对地震遗存的进一步破坏,保护将来的遗址博物馆。

  而县委书记向明则多了几分担忧:“我们的脑子里,没有废墟遗址保护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急切地需要有关专家和组织,尽快拿出一个规划方案来!”

  仿佛是对他的回应,绵阳市有关部门已经发出了一个紧急倡议:向全世界有关地质、科普、旅游、文物、建筑等方面的策划设计专家以及爱好者和网民,紧急征集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方案和地震博物馆建设的策划设计方案!

  记者站在龙门山半坡,向一片死寂、冒着几缕黑烟的北川县城投了最后一瞥。这时,一只全身素白的小猫,“喵喵”地低鸣着,蹒跚着走出废墟。而废墟中一栋未倒的居民楼,12天前晒出的衣服,仍然灿烂地随风飘扬。这些场景,忽然让人有了一丝对生命的感动。

  绝不会是最后一瞥。再过若干年,相信北川县城这片废墟,将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物遗址,让世界再次聚焦,相信会有无数的感动,簇拥在这里。

  挥别北川,但绝不是最后一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