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求援冒死跑过3公里滚石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04:07 华龙网-重庆晚报
记者为求援冒死跑过3公里滚石区
冉文在亡命跑过塌方地带时自拍的照片

记者为求援冒死跑过3公里滚石区
冉文乘坐的车辆挡风玻璃被飞石砸坏

记者为求援冒死跑过3公里滚石区
汽车里逃出的人在弥漫着灰尘的道路上奔跑逃命

记者为求援冒死跑过3公里滚石区
 冉文拍摄到被砸坏的车辆

  本报摄影记者冉文,在地震发生后主动请缨赴灾区采访。在历时11天的采访中,他多次亲历生死考验,期间甚至写下了遗书。

  丢下患疾女儿 冒死去探路

  “师傅,请问二环路宾馆怎么走?”昨上午10时半,成都青羊镇长途汽车站,一位身着迷彩服,背负硕大背包的短发男子在问路时,行人无不掩鼻摇头。

  问路男子是本报摄影记者冉文。他14日随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医疗队赶赴汶川灾区,昨日刚搭乘受灾群众运输车辆到达成都市区。灾区11天的生死经历,冉文状若乞丐,浑身臭味袭人。

  丢下患疾女儿

  12日下午2时28分,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冉文正带着3岁的女儿在儿童医院看病。“我刚把病历递给医生,就感觉到房子在强烈晃动。”冉文说,自己立即抱着女儿狂跑,到空旷地带放下女儿后,立即抓出相机拍摄。

  随后,冉文驾车将女儿送回家交给妻子,便立即赶到受灾较为严重的梁平采访。到14日凌晨2时,他才结束采访回到家。当天早晨8时,他就起床送女儿去医院看病。

  当晚7时,冉文主动请战获准:一小时后,随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医疗队赴汶川灾区。冉文没告诉妻子,立即携带设备赶往出发地点集结。晚上9时,妻子打来了电话急切地问:“你在哪里?女儿住院了,确诊为手足口病!”

  冉文告诉记者,听到这话时,他呆愣了足足有一分钟,最终吐出几个字:“在去灾区的路上。”电话那头沉默好一阵子,随即被挂断,他隐约听到妻子的哭泣声。

  当晚9时30分,冉文随医疗队启程赶赴汶川。

  冒死去探路

  由于当时都江堰到汶川县城公路没打通,医疗队只得选择经雅安、马尔康一线进汶川。

  16日13时,医疗队赶到理县古尔沟时发生余震,滚石和塌方路段有几公里。冉文说,当时一辆皇冠车刚超过他们的车队,正好被一块方桌大的滚石砸中车头,车内四人侥幸逃过一劫。

  由于道路塌方,道路上很快堵了许多车辆。理县政法委一位副书记站出来,称愿带两个人跑过三公里滚石区向县里求援。冉文立即举手要求参加。随后,大坪医院医教部参谋李勇也报名加入探路队。

  随后,三人互相观察、掩护,在滚石中穿行。冉文说,他们很快就有了经验:不能靠江,一定得靠山壁路;看到山上滑坡起白烟时,一定要停止奔跑,如果看到滚石时,就来不及了。

  奔跑中,冉文用相机抓拍下许多惊险瞬间。他说,跑出大约1公里多时,一块面盆大的石头“嗖”地从自己头顶蹦过,吓得他全身冷汗直冒。

  冉文说,当时高度紧张,根本想不出这三公里路具体跑了多少时间,脑海里只有“跑得”、“快跑”这两个词。

  写下遗书托同行

  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到探路队报信后,采取修路等措施组织车队通过了古尔沟。到达理县后,许多人惊魂未定,加上每天余震不断,噩耗频传,有志愿者和记者不愿再向汶川进发。

  冉文说,虽然他决心向汶川县城进发,但心里也很害怕,甚至想到了可能遇难。于是他写下两封遗书。他在写给母亲和妻子的遗书中说:“我在重庆晚报工作,因为地震去汶川灾区采访遇难了,但我永远是你们的好儿子、好丈夫……”在写给女儿的遗书中,他特别叮嘱:“妈妈很辛苦,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冉文本想把遗书揣身上,但想到假如遇难后尸体难寻怎么办?他打听到有一位停止向汶川进发的女记者张某,便将遗书交给了这位陌生同行。他给了张某家里的电话,希望她到了安全处能给自己的妻子打个电话报平安。他特别嘱咐这位女记者:“如果我真的死了,请晚点告诉我妻子,因为我女儿的病还没好。”

  回蓉途中遭遇滚石

  17日抵达汶川县城后,冉文天天喝冷水啃干粮,用相机记录下万余幅军民抗震救灾壮举。22日,政府组织汶川县城滞留群众撤离。23日凌晨6时半,冉文告别医疗队战友,随2000多名受灾群众搭上去马尔康的车。

  沿途余震和滚石不断。到马尔康换车时,部分群众开始担心吃住问题,冉文立即站出来大声安抚群众:“大家不要急,温总理说过,一定会让我们吃好、住好!”群众情绪逐渐得到稳定。

  车过古尔沟时,汽车爬坡熄火,倒退时突然遇到山上小块滚石“哗哗”地击打车顶。车上乘客惊慌起来,后排两个小孩吓得哇哇大哭。冉文抱起其中一个小孩,把奶瓶塞进孩子嘴里,轻声安抚,直到车子驶离古尔沟。

  昨上午10时半,经过28小时艰苦跋涉,冉文同2000多名受灾群众抵达成都市区。到驻地后遇到同事,冉文反复询问怎么可以到达映秀。同事们押着他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在给妻子报完平安后,他请求老婆:“让我听一下家里水龙头放水的声音,我10多天没洗过脸、漱过口、洗过澡了。”

  本报特派记者 丁香乐 冉文 实习生 吕洁 摄影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