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单据网上公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10:16 国际在线
所有单据网上公示
村民们排队领取物品。

  下午 发放

  多走30里地绕过危桥

  二十几位村民坐在崖边,脚边是扁担和空竹篓。山下,有两个年轻的村民抬着一口四蹄倒捆的猪向上攀爬,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背着一直竹篓,竹篓里是一只粉红色的猪娃。由于路堵死了,这两头猪是他们翻过山抬过来的,他们去的时候,大猪已奄奄一息,惟一的猪娃正在吃奶。

  “快来快来”,村长把村民们喊起,“分东西了。”成都小伙刘磊今天负责发放物资,他告诉村长,先把各个村民小组的组长叫来。村长让组长们排好队,在刘磊手里的小本子上依次签字,或者按手印。小本上写着每一组的户数和物资的数量。然后,村长再写一张收条,签了字交给刘磊。按了手印的组长们带着本组的村民,开始从一位志愿者处领取物资。“我们这里因为路堵了,只收到过两次大米和方便面。”村长说,“太谢谢你们了,进我们村要过一个危桥,你们是朗个(哪里)过来的?”刘磊告诉他,前天就把路探好了,多绕了三十里路。

  被碎石侵占的山路没法掉头,车队从大约1500米的原路倒回。第二站是骑牛村,因为肥沃,当地人管他们居住的地方叫“胖土地”。如今,这片令他们骄傲的土地大部分被沙石掩埋。

  傍晚 收队

  到最后一站时天都黑了

  在车上,刘磊说,最开始的两天,他们去了茂县。物资发放秩序出了问题,那时是按户分发。村干部们告诉老罗,男人领了东西,这家的女人又排队来领,还有的,儿子也领一回。为此老罗冲村民吼了几嗓子,回到成都就后悔地不行,说“太冲动了,你说我冲他们吼啥呀……”这促使了发放秩序的改进,后来每次发放,就按村民小组为单位发,组长在收条上签字,村干部也签,这样就好多了,也节省了志愿者的人力。

  “胖土地”不缺吃的,缺的是帐篷布。刘磊指挥村民卸车,总数一百件,价值六万。发完后,老罗问村委会主任这些篷布够不够搭帐篷,回答,“够了够了,用不完,剩下的我们晒谷子。”有人问老罗,晒谷子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老罗说,“你看看这些石头,没篷布你让他们往石头缝里晒粮食啊!”

  第三站是雎水镇香溪村,这里靠近县城,地势平缓,毗邻一个水泥厂,多少富庶一些。远处的水泥厂厂房也塌了,被砸死的工人,大部分是香溪村的村民。这也不缺吃的,卸下的货是篷布和油盐,还有些男女卫生用品。

  5月22日的最后一站是雎水镇的东林村。卸下最后一车物资时,天色已暗。

  23时 记账

  所有单据都在网站公开

  20时40分,车队返城。一位女志愿者给每辆车发了面包和卤水蛋,“先垫一垫,回成都咱们再吃饭。”进了成都车队停下。“王老板”和黄斌给了卡车司机当天的车费。募捐账户的支出只有这两项,除了雇车,就是购买救灾物资。差5分21时,他们来到何记烧烤,点了烤串和抄手。22时15分回到酒店,老罗打开电脑,开始写今天的行程汇报。汇报对象是捐款的网友。同一时间,“王老板”翻看着手机,廖新发来短信,上面写着明天的目的地和灾民需要的东西以及数量……

  23时,黄斌洗完澡,把购货单据和收条摆在桌子上铺平,拿相机一张张拍下来,上传到网站上,一天的工作正式宣告结束。

  日程表

  7:00 老罗与“王老板”核对清单,22日的赈灾地点是安县。

  7:30 “王老板”与黄斌采购赈灾物资,付钱时必须至少有两人在场。

  9:20 四辆卡车进行装车,共有两车篷布、一车大米、一车油。

  11:20 车队从成都启程到安县。

  下午 赈灾队前往桑枣镇铜钱树村等4个目的地分发物资。

  20:40 车队返回成都并吃晚饭。

  22:15 老罗写行程汇报,“王老板”与廖新商量次日行程。

  23:00 黄斌把单据和收条拍下来,上传到网站。(王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