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46.8%民众认为爱心捐款量力而为即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07:31 中国青年报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霍金贵向记者表示,“我们公司已经为灾区捐款超过2400万元,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中国铁建23局集团等单位的抢险队第一时间赶到震区,其他各单位也积极展开灾区道路抢修、人员救助和宝成铁路109隧道抢险。我们希望灾区尽快走出阴影,早日重建家园。作为施工企业,灾区重建家园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

  “一个人捐多捐少完全是看他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刚才看新闻,一个乞讨老人倾其所有捐了105元,他的能力就到这里了,他的‘心’很富有;而有些富豪,捐款像挤牙膏,还有的一点表示都没有,我只能认为他们是缺乏公德心、社会责任感。”网友小米说。

  本次民调显示,51.6%的民众认同小米的观点。

  也有网友对此表示反对。有调查者给本报留言,“每个人捐多少钱是他的自由,无论多少都不应该指责他们,毕竟这都是爱心。”

  还有一名网友这样写道:“要求自己奉献是慈悲,要求别人奉献是索取;没有源自善的愤怒,只有源自索取的愤怒。”

  同期调查显示,46.4%的人认同“爱心捐款,1元与100万元没有实质差别”。

  毫无疑问,对于每笔捐款中的“爱心浓度”,公众都是敏感的。

   “要鼓励多捐的人,同时不给少捐的人施压”

  随着救灾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的捐款数额也不断增加。近日,网上赫然出现了各种根据捐款数额列出的分类排行榜,比如体育明星排行榜,作家捐款排行榜,外国企业捐款排行榜等等。

  调查显示,对于此类排行榜的出现,47%的人认为榜单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42.9%的人认为这样能让大家捐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41.7%的人则担心这会造成一种攀比心理,而有40.1%的人认为,这纯粹是在“作秀”,有广告嫌疑。

  “企业家和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灾难时刻的捐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捐款人不应该作秀,更不应该搞攀比,因为这个时候是公众人物回报社会的最好契机。我们企业就在地震发生后,考虑到灾区人民肯定需要保暖衣物,马上就捐出了一百万元的产品,并在第一时间派车送往了灾区。”青岛暖倍儿服饰有限公司总裁税新表示。

  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一学生孙云峰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类排行榜虽然可能造成一种攀比行为,但是这样的攀比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集更多的款物支援灾区,有何不可?

  在北京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朱小姐则表示,不应该把排行榜作为对企业或者个人进行道德审判的标准。要鼓励多捐的人,同时不给少捐的人施压。

  “捐款人也应该量力而行。”在校大学生张小晨说,“最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关于捐款的新闻,还有人声称要卖房筹救灾善款。这种做法不可取,捐款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如果因为捐款而使自己成为救济对象,这就太不明智了。”

  调查显示,46.8%的民众认为爱心捐款量力而为就可以了。

  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捐款活动中,一些企业因为参与捐助的力度较大,迅速加深了公众对企业的印象。

  在得知生产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为灾区捐款一亿元后,张小晨说,“以后要喝饮料就只喝王老吉了。”他同时表示,一些组织和企业捐款多,肯定能博得群众的好感,但还得看他们今后的表现。“如果仅仅是利用捐款在作秀,群众只会更加厌恶他们。”

  调查显示,73.5%的公众表示会因为某企业或个人捐款的多少而改变对他们的原有印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