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11:16 南风窗

  何以解忧?

  在中国网络空间,反韩正成为一种时尚,几乎成了逢韩必反。发生在4月广州的谭静案就是一个凸显。心态平和者仅认为存在疑点,心态偏激者则咬定涉案韩人就是凶手,甚至还有某些人干脆连死者也辱骂,只因她和韩国人关系密切。就在陈默被捕当天,中国网络上就传开一条假新闻:根据韩《中央日报》英文版报道,陈默已经被韩国法庭判处10年有期徒刑和20万韩元罚金,罪名是伤害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跟帖者大都义愤填膺,激动万分。试问,哪国法律里有伤害民族自尊心这条罪?更何况,刚被捕就判决,连法庭审判的程序都没走。实际上,法院还驳回了警方对陈默的刑拘申请,以维护无罪推定原则。但这些对于那些民族主义者并不重要。在他们看来,陈默被交给韩国司法系统就如同黑帮电影里的小混混落入敌对帮派之手那般可怕。不作任何思考就偏听偏信,情到深处,恐怕还要挤出两滴廉价的眼泪。

  在中国的网络上,关于韩国的负面消息和段子很多,让人难辨真伪。不过,许多帖子细细看来,就可以看出蓄意造谣。与这些抨击者相比,那些在中韩蜜月期就“不合时宜”地显示先见之明的人才堪称理性。现在的抨击者大都是人云亦云,有些人则完全为了宣泄情绪而制造谣言,并从跟帖当中获得快感。当然,有一些网媒也难辞其咎,它们为了迎合网民,吸引点击,不惜极力渲染,努力制造噱头。于是乎,某个异想天开的韩国学者一说李时珍是韩国人,马上就被上纲上线成整个韩国社会的主流想法。

  中日、日韩关系不佳时,中韩关系良好;中日、日韩关系改善,中韩关系反倒恶化。这构成了绝妙的反讽,中韩关系似乎在走10年前中日关系的老路:关系好时,一好百好;关系不好,看哪都不顺眼。其实,中韩矛盾并非根本利益冲突,而是两国在发展过程和战略转型中的碰撞。尽管存在许多争端,但真正涉及实际利益的只有一个苏岩礁,其他的如高句丽问题多是一些务虚的面子活,而这些面子活恰恰正是卢武铉的负面遗产。背负着前人的包袱去面向未来,即使包袱皮看上去再华丽漂亮,也终究是愚人之举。从李明博上台后的举动看,他并不好此道。尽管他对中国显得有些冷淡,但也不能过早断言他漠视对华关系。毕竟,因人废事的教训在中国外交史上实在太多了。

  在官方努力之外,民间也应当多进行交流,不能仅仅满足于看看韩剧,谈谈时尚。对方心里在思考什么?对方的思维模式怎样?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恰恰是深层次的精神交流。但从这10年来看,所谓的中韩文化交流多半停留在物质层面和较低层次的文化产品展销上。笔者认为,中韩两国的民族性格中均缺乏西哲所谓的思辨理性。正因为如此,作为舆论公器的媒体在改善中韩关系的过程中应该有所担当,为中韩两国民众开辟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而不是做个事不关己的看客和惟恐天下不乱的口水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