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 现场忽然响起淳厚的男中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15:29 南方人物周刊
奇迹现场忽然响起淳厚的男中音
  5月15日,绵阳市中心医院。一名11岁的女孩被废墟掩埋了50多个小时后获救,父亲搂着她,协助医生救治 图/姜晓明

  “我现在在XX现场,就在刚才,8点零5分 ……”他报了一长串消防、武警、医院的机构名、人名,包括在谁的领导下,最后,“成功地救出了被困七天的劳模虞锦华”

  本刊记者李宗陶发自映秀

  5月18日下午4:30,原电厂招待所前的空地上人渐渐多起来,因为“马上要出来一个”。银色的装尸袋已经备好,移出这具遗体是营救虞锦华和马元江的第一步。

  因为临时开了个会

  44岁的虞锦华是电厂的劳模。在现场守着的弟弟虞骁说,姐姐本来下午5点才接班,因为临时要开会,就去了办公楼。马元江是电厂发电部副主任,地震时,他们几个在2楼开会。

  15日,最早开进映秀的山东、上海消防支队的生命探测仪没有在此探测到生命迹象,于是转向别处。但电厂的职工不死心,他们在这一带持续呼喊失踪者的名字。他们听到了回应。

  16日上午,山东消防支队的生命探测仪在此探出了不一样的结果:有生命迹象,显示为一男一女。

  16日下午,救援队员在映电办公楼侧面挖出一个通道,跟虞锦华对上话,并送进了水,但几分钟后的一次余震震塌了通道。干了15年消防,每年参加上百次抢险救灾的青岛消防队长马刚说,这一次“太困难了”。

  最后的方案是在废墟上方打探洞,压在虞锦华上方的水泥板被逐层打穿。探洞打到5米深的时候,消防队员再次跟她对上话。虞锦华告诉他们,她下面还有个活人。

  队员们发现,虞锦华的位置在楼梯中间,她的双腿被水泥板压住,头部、胸部没有受伤,但附近有好几具尸体,身边的那具已开始腐烂。

  18日,出入洞口的,除了穿红色消防服的队员,多了一个个子矮小,头发眉毛挂满石灰粉末的人,看不出性别。后来才知道,他是来自四川资阳的志愿者,叫尹春龙,20岁,种香菇的。他钻下去,用凿子扩出一条移出那具男尸的窄道。

  从废墟洞口到人们等待的空地,不过10几米远,但消息不断在变化。一度听说生命探测仪又测不出生命迹象了,一度看到队员跑步前进向刚来视察的领导请示:要不要再继续营救?生命连环套上的每一环充满命运感。

  晚上6点,大吊车终于探下了吊钩。

  6名消防队员,前后4人用两条铝合金窗框穿进装尸袋四角的黑色环套,提起来;中间2人用木条支撑直往下坠的袋子。有人高叫“让开让开”。

  是条命,就要救

  护士下去了,打麻药,局部麻醉。

  两位上了年纪的男医生依次下去了。他们要去锯腿。手术估计要做2小时。

  等待者们展开讨论:这样救人,有没有意义?

  《楚天都市报》的记者陈勇说起几天前他在理县目击的一幕:一个男的被泥石流的巨石击中,倒挂在一个窨井里,大腿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他经历了暴雨、黑夜、暴晒,脸上身上的血迹都已凝固。他后来不断央求路人找一个医生来锯断他的腿,但当时那个县城里已经找不到医生了。陈勇说:“我就眼睁睁看着他死了。”

  广东省救援队深圳分队的几位医生说,在他们的意识里,是条命,就要救。

  等待,等待。天黑了。

  当军用照明灯运到现场时,摄像机、照相机都在寻找最佳位置。武警也来了,几步一岗,将众人拦在圈外。

  晚7:30左右,来了一位首长,静静地站在花坛边沿,不时有人上前汇报进展。

  大约7:40,第一位医生从废墟的洞口出来了,立即被领到首长跟前。有人向首长介绍说,这是深圳某医院的杨医生。杨医生戴着头灯,身穿厚雨衣,大汗淋漓。

  他向首长汇报在废墟下面施行手术的细节:“里面只能容纳一个人。我就是这样侧卧着,对着她的脸,一边跟她说话,一边进行左膝离断。她体力有些跟不上,叫得很厉害。”他演示姿势。

  “你为什么要穿雨衣?”首长问。

  杨医生一愣,立刻解释:“下面有尸体,气味很难闻。我躺的位置就是刚才那具尸体的位置,他留下一些体液。里面还有苍蝇。”

  杨医生也回答七嘴八舌的提问。他的脸,一直向着站在较高处的首长。首长很平静。

  进行右膝离断手术的,是深圳人民医院的杜冬。他头发已白,出来后换了身衣服走了。

  两位医生用断了6根医用刀片。手术用了1小时20分钟,比预计时间短。首长身边有人说:“奇迹啊,奇迹。”

  救人的前缀

  晚8:05,人群突然躁动起来。有人高叫“不要让记者进来!”战士们手拉手拦成一个圆圈,跑动位置的人们扬起一片尘土。

  虞锦华被担架运送到尘土不断扬起的空地上,两台照相机和一台摄像机围着担架拍摄,主人都穿着部队的服装;外围,是十几架举到空中的相机。尘土不断扬起。

  医护人员紧急给她输液,输代血浆,测血压。虞锦华眼睛上蒙着一块白毛巾,她的脸色灰青,黑头发粘成一缕一缕。她从一个寂静得可怕的“死界”突然来到如此嘈杂的“生界”,一定很不适应。我看到她艰难地转动头部,嘴唇翕动。

  等部队的摄像机照相机拍得差不多了,有人喊:“不要走动,灰尘太大,不利于包扎!”

  在通讯中断的现场,忽然响起淳厚的男中音:“我现在在XX现场,就在刚才,8点零5分……”他报了一长串消防、武警、医院的机构名、人名,包括在谁的领导下,最后,“成功地救出了被困七天的劳模虞锦华。”他是用特殊通讯设备,向广播电台作现场播报。

  一位医疗队员有点听不下去:“救人就救人呗,搞那么多前缀。”

  现场充满了欢庆气氛,不是喜悦,是欢庆。因为,又一个奇迹诞生了。一部分参与创造奇迹的人,有瞬间膨胀的英雄感。

  当被困149小时37分的虞锦华被一块蓝色手术布覆盖着抬出去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担架上的人,好短。

  当晚没有夜航直升机,虞锦华被转移到附近的重庆新桥医院施行抢救。她被担架抬着小跑了好一段才上汽车,媒体一路跟拍。虞锦华在废墟中感染了气性坏疽,目前在成都军区总医院隔离、抢救。她在该院接受了第二次截肢手术,目前一条大腿截至骨盆处,另外一条大腿截去了三分之一。医生说,只要能挺过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她能存活。至记者发稿的23日,她已能进少量流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