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救治方向已从外伤转为内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01:31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讯(特派记者 李国辉)昨日傍晚时分,广东21名增援救灾的医生,由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耿庆山带队抵达映秀镇。据了解,此次增援的医生中有一部分是内科、皮肤科医生。驻扎映秀镇的广东医疗队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灾区的医疗方向已经转变,从外伤、骨伤等病症的医治转为慢性病、常见病等病症的治疗。
危楼开始爆破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再次抵达映秀镇。和本月14日记者第一次抵达映秀镇时的情况不同,映秀镇的当地人已所剩无几,映入眼帘的多是从事重建的解放军以及武警官兵。
映秀镇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郭姨是留守人员之一。郭姨说,因为要配合灾区的防疫工作,她和医院大部分的同事都留了下来。“震灾中幸存下来的人大部分都走了,只有几百人留在这里。”
据郭姨说,从四五天前开始,映秀镇的救灾人员已经开始对一些危楼实施爆破,并展开清理废墟的工作。
医治转向内科
设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内的广东医疗队的服务点依然承担着医疗救治工作。来自广东省卫生厅的孙炳刚是广东医疗队的队员之一。
“现在灾区医疗工作的方向已经逐步转变了。”孙炳刚介绍称,抗震救灾已经进行了半个月,随着映秀镇至都江堰的公路打通,大部分灾区群众已转移。现在诸如骨伤、挫伤、砸伤等外科病人已经减少,但是感冒、腹泻等内科方面的病人增多。此外,由于天气酷热蚊虫增多,当地村民被叮咬得厉害,出现大片大片的叮咬肿。因此皮肤病的防治也十分必要。
会撤走少数人员
“我们医疗队的83人已经在映秀镇整整工作了两个星期。目前我们正在对队伍进行调整,救治工作将逐步从外伤救治转向内科治疗,慢性病以及常见病居多。”孙炳刚说,21名广东医生已经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耿庆山带队赶来映秀镇。据介绍,这批增援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内科、妇产科、皮肤科的医生,都是专家。“他们到了后,原来的医疗队会撤走少数人员,但医疗队的总体人数会增加”。
在医疗队的临时杂物室,记者看到了一箱箱的刮胡刀、啤酒、湿纸巾等物品。这些都是昨天才送到的。孙炳刚说,目前,映秀镇的饮食物资已经很充足,比他们刚刚抵达时的条件好多了,目前他们最头疼的就是住的问题,“灰尘太大了,睡一觉醒来脸上都是灰!爆破危楼又飞来不少石头和玻璃,我们的帐篷时常被刮破,一下雨就漏。”
截至到昨日下午4时,广东医疗队已在映秀镇接治伤员2423人,其中转移150名重症病人,现场援救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