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给孩子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11:30 新世纪周刊

  对话嘉宾:张文质

  生命化教育倡导者

  《福建论坛》执行主编

  访谈动机:

  死亡究竟是什么?汶川大地震后,无数孩子懵懂地直面着这个残酷的问题。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里,“死亡” 二字一直是一个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教育忌讳,有意无意中这忌讳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心理惯性。在“六一”这样一个本该是全世界孩子尽享欢乐的日子里,灾难提醒我们: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问: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锐利地击穿了我们教育中一直以来危乎殆哉的堤防,那即是: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课堂上一直被学校忽视了的应有的“死亡教育”。

  答:虽然我们每天都从媒体上看到为数不少的人自然或意外死亡,但我们却已习惯性地避开这一事实,很少有在这方面的感同身受的内心体验,哪怕思索,或者想象。我们的学生,包括相当部分的成人,一旦面临死神,许多时候除了恐慌,就是慌不择路。事件警醒我们,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死亡这一话题。

  问:中国人忌讳谈死,大人们在对孩子谈起死亡话题时,要么闪烁其辞有意敷衍,要么就是诸如化蝶高飞、破茧重生之类的美好童话。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对于死亡很难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

  答:是的,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避讳死亡很有关系。这次震后救灾我们看到:日本救灾队员在未能成功救援后仍对死者进行了一个非常庄重的默哀仪式,像这样的方式我们是很缺少的。人的肉体死亡后尊严并没有死,他的精神通过文化仍在延续。面对死亡,我们的表现恐怕是有问题的,庄严、肃穆、哀切可能都缺乏,我们缺乏对死亡的敬畏感。所有的死亡都是个体的事情,活着时你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已经死去的又无法告诉你死是什么过程,但所有的个体都最终走向死亡。

  但这次的“国家哀悼日”表现出了对死亡的敬意,从视角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从原来的对所谓伟人的死、崇高的死,为理想而死的关注,转变为对普通人的死的尊重和珍惜,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好的死亡教育。

  问:面对死亡这个课题,我们是不是更需要长期的甚至是纳入正常教育课程内的死亡教育呢?

  答:我正在对一些山东、上海、福建的一些中学生进行调查,涉及的问题有“你有没有想过自杀”或“有伤害自己的想法 ”。调查结果是,想过自杀的人占的比例是20%,有身体自残或伤害的超过了20%,而这个结果父母是不了解的。我们在一些学校做调查的时候,有些学校还把关于“死亡”等项目给删掉了,在回避,他认为这种调查存在诱导倾向。学生们对亲人的过世有的是麻木,有的是无知。学校对这个问题很多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学校的死亡教育空白。这些都使得我们很难建立起一个很好的生死观教育基础,这会影响到一个健全的人生观的确立。

  我们传统教育里对死亡是不够重视的,对生可能要比死重视一些。我们的教育里面一直崇尚英雄主义,“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谓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重于泰山”,普通人的死亡长时间被忽视。我们怎么看待死亡,怎么看待偶发性的或是自然灾害里的死亡?所以,这次汶川大地震后,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我看到有老师在博客上写:有的学生在默哀三分钟的时候笑了。实际上是孩子不理解这种形式,同时也不理解“别人的死亡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些都跟我们的死亡教育欠缺有关。

  问:地震让孩子感到了恐惧,亲人的离去让他们感到了无助和迷惘。我在担心孩子们怎么面对家人的死,尤其是那些孤儿。

  答:是这样,巨大的灾难对孩子的刺激是很大的,他们对灾难的了解是很有限的,而且灾难是瞬间的,状况是极其悲惨的,这对于幼小孩子的接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种震惊感、无法接受可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问:学校的死亡教育该由谁来讲?讲什么内容?目标是什么?

  答:首先要让孩子明白生命是从哪里来,去往哪里,生命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基本问题。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必死的,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珍贵的旅程,要让孩子爱惜生命,即便这个旅程可能短暂或是美好或是艰辛,但生命存在的价值都很珍贵,告诉孩子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别人的生命,在这个旅程中怎么善待生命都值得结合日常生活跟孩子讲解。教育者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过去对死亡错误的理解中走出来,要让孩子树立一个信念:生命比所有的一切都重要,是最可贵和值得珍惜的。

  另一方面,对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我们现在做的也不够。对孩子的成长,目前的状况是整个社会都很狭隘地集中在对孩子知识的授受上,对生命意识的教育非常有限,因此一旦有灾害发生,孩子往往惊慌失措。

  问:除了学校教育,家庭内的死亡教育是不是也很重要?

  答:家庭教育可能是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一环。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对这个环节的教育提升空间是很小的,所以,家庭更应该担负起对孩子死亡教育的责任。

  问:如果家里有亲人死亡,孩子要不要参加追悼会?

  答:应该让孩子参加。让孩子感受家人离去大家对他的哀思、怀念的意义,让他感受虽然亲人离去,但他的精神价值通过家族纪念还在延续。让孩子感受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其他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也让孩子懂得敬重生命,懂得每个人都是家族生命链条里的重要一环。但很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死亡的哀悼过于喜剧化了,把一个本该很庄严的事情弄得很滑稽或粗糙。

  问:一些西方国家,常常会让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还让孩子们给自己写墓志铭。在中国,死亡教育开始了吗?哪些地区经验值得借鉴?

  答:相对于他们,我们的“死亡教育”很欠缺,孩子们除了直观地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的感性教育外,就很少有正规的死亡教育。也有一些学校会带学生去殡仪馆看看,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台湾,死亡教育已经深入到医院、幼儿园、殡仪馆,教育生者要对亡灵有敬重感,不能有不当的言语亵渎。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一直在被积极推广,从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里面就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一环,重视程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包括这次马英九的就职演说里都谈到了对教育问题的几个思考,一个就是“怎样健全人格”,因为有健全人格的人必然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人的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问:这些年青少年自杀案例数量越来越多,有什么新变化?

  答:从我现在的调查来看,学生普遍对前途感到担忧,升学压力非常大。孩子的睡眠也很不足,到了高中,能睡7个小时就很不错了。睡眠不足不仅是对一般身体的伤害,而且会导致精神性的伤害,比如更为悲观急躁、自我调节能力的丧失等。在这种信心削弱的焦虑、亲子沟通不理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孩子们又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自杀数量越来越多。所以,我想,我们应该确立起一种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是很珍贵的,每一个孩子的失败对社会和家庭而言都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我个人更愿意看到的是,在汶川这样的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怎么理解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目前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里,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很大的挑战,人们的精神文化有时显得很粗糙,我们的教育应该思考一下,如何改变我们的教养,改变我们的文化姿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