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解读马英九“新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12:49 人民网 (来源:环球人物)

  走好几步棋是关键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牛 可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 刘 宏

  与陈水扁相比,马英九的政治性格更具备“政治家”的特色。无论是选举期间,还是当选以来,他的诸多言行都在努力把自己和老一代国民党政治人物区别开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和整个国民党区别开来,以凸显自己的政治特性。任命“深绿”的赖幸媛任“陆委会主委”一事就是有力的证明。

  过去8年,蓝绿尖锐对立。如今马英九高票当选,似乎有资本追求超越党派、象征台湾社会广泛团结的政治身份。这是马英九与岛内前两任领导人的根本区别之一。马英九最终能否超越其两位前任,关键还要看他上台后如何走好岛内经济、两岸关系、台美关系和对外交往这几步棋。

  台湾岛内:同而不和

  此番马英九在选举中大胜,岛内因素是关键。民进党执政8年,台湾岛内百业凋敝,民怨沸腾。马英九在选战中直击陈水扁软肋——公共政策、经济、民生等议题,并最终登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就任后,他必须向选民答题交卷。所以,马英九把施政重点从“外视”转到“内向”。在转为“内向”后,马英九在岛内面临的则是“同而不和”的格局。

  这种格局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同”指岛内各方对政治定位和经济困境认知的高度一致,都认为当前台湾最应解决的紧迫议题是经济和社会民生。

  第二,“不和”。“不和”主要来自两方面:具体政治运作和兑现竞选支票。在政治运作上,马英九正处在改革转型中的民进党与半新半旧国民党的双重夹击之中。连续丢城失地、最后在3月大选中惨败的民进党,内部检讨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无论被中生代和“改革派”推出来的蔡英文能否带领民进党“浴火重生”,她都将是马英九和国民党的主要对手。而国民党内虽无民进党那样的公开派系,但内部矛盾重重,诸如本土派与非本土派、大佬与中生代、“立委”派与党务派等等。4月底围绕内定“陆委会主委”人选,甚至更早之前少数党员借“立委”为江丙坤鸣不平等,都是内部矛盾显露的迹象。

  而在兑现竞选支票方面,马英九提出的竞选政见内容相当具体,几乎涵盖了各阶层的需求,这些需求在许多时候是相互冲突的。马英九竞选政见的核心是经济,陈水扁离职前给台湾留下了人均数十万新台币的债务,在这种局面下,马英九要兑现“六三三计划”、“爱台十二大建设”等承诺,任务相当艰巨。而马英九对各弱势团体的竞选承诺更是无底洞。处理不好,其宣传的“拉近贫富差距,减缓M型化社会趋势”可能会反噬自己。由此观之,马英九在岛内面临的“不和”挑战极为强烈。马萧阵营已意识到这个问题,近日多次声称“经济增长6%有点难度”,他们开始为自己预留回旋空间。

  两岸关系:和而不同

  近20年来的两岸关系可谓“跌宕起伏”。2000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从“务实台独”迈向“法理台独”,进一步把两岸关系推向危机边缘,台海局势动荡不安。

  但危机往往也孕育着转机。民进党当局对两岸关系的“大破”,为马英九的“大立”提供了良好机会。3月27日《中国时报》发表题为“政党再轮替,两岸复谈现蓝天”的文章,认为“马英九当选对沉寂已久的两岸关系来说,将是一个崭新局面的开始”,“两岸复谈的‘机会之窗’再度出现!”

  马英九执政后的两岸关系将会呈现一种“和而不同”的特点,萧万长在博鳌论坛期间主动提出“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这16个字,就凸显了这一特点。

  首先在“和”上,马英九亲身参与了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关系的第一个大和解,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从而使两岸和解找到了对接口。同时,理性的马英九吸取了陈水扁的教训,意识到处理两岸关系应做到“不挑衅、不制造事端”和“当家不闹事”这两个基本点。因此,“和平”将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如果进展顺利,不排除两岸由“和平”而“稳定”,进而达到某种“和谐”。

  其次在“不同”上,受制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国际环境等因素,马英九不会、也无法缩减两岸之间的“政治鸿沟”。在两岸政治定位上,马英九已阐明了自己的期望:从“相互不承认”进展到“相互不否认”,如此而已。

  因此,马英九未来的两岸政策其实是一种接受现状的实用主义,在既不扩大差异,也不试图拉近差异的前提下,扩大两岸事务性、功能性交往,使两岸关系走向“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化”,达到“稳定”、“和解”,为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台湾的国际参与找到出路。

  台美关系:触底反弹

  除了两岸关系,对美关系将是马英九当家后的急迫事务之一。预估“马英九时代”的台美关系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利空反复筑底后,反弹预期强烈。

  利空筑底。陈水扁第二任期内,台美关系几临冰点。马英九当选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为陈水扁“擦屁股”,收拾残局。当选两天后与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会面时,马英九主动保证一定会修补台美互信,台湾“会做和平缔造者,而不是麻烦制造者”,提出“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到美国访问”。虽然最后美国没有同意马英九的要求,但马阵营目的基本达到:向美国表明了国民党和马英九对美国的重视、显示修复台美关系的意愿和决心,从而为上台后对美布局下了“先手棋”。

  反弹机率极大。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不满的只是陈水扁本人及其领导下的台湾当局,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台海政策(对台政策)框架未受波及。

  从公开信息显示,马英九当选后,在对台态度上,美国至少在三个方面做出了积极回应:一是美国对马英九本人及“新政府”的“欢迎”与“祝贺”。选举结束后,3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亲自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话,力劝两岸抓住机会,此举至少说明美国政府对马英九的信任,并派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等访台,敦促陈水扁“和平顺利”转移“政权”。二是美国对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和活动态度更明确。4月29日,马英九、杨苏棣等出席美国商会一场重要活动时,杨苏棣公开表示,美国承诺“确保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三是美对台军事合作更积极。在军售上,除了过去美国早已批准、只等台湾拿钱提货的潜舰、爱国者导弹等庞大军售项目外,据台“空军参谋长”刘震武表示,因布什总统对陈水扁政权不满而暂停的66架F16C/D型战斗机,预计即将批准。另据《中国时报》报道,美国太平洋美军司令部和国防部强调售台F16战斗机“在军事上确有必要”。

  然而受限“国防预算”的不足,马英九第一个任期内,台美军事合作可能不是体现在军售项目上,而是人员、技术等。因为顺利消化美国前几年批准的项目和新近有意放行的F16战斗机实属不易。

  可以预见,马英九的积极姿态必然会缓解此前台美之间的紧张、摩擦,从而使台美关系进入较好的发展时期,这对大陆也许是一种挑战。

  对外交往:谋而后动?

  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主要斗争领域之一是“国际参与”,对此马英九不可能放弃,只是极可能回到过去国民党的传统路线——“实质参与”。

  马英九在对外交往方面最重要的主张是“活路外交”,“尊严、务实、灵活”地“为‘中华民国’在国际间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在3月9日的竞选辩论会上马英九说“大陆政策是‘外交’政策的上位政策”,突破“外交”困境要从两岸关系着手。其次是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至少要得到美国的支持。第三,是务实参与,名称、方式都可以弹性处理,“先顾里子再说”。

  马英九的“活路外交”可谓“方略初定”,但“谋”不一定能“动”。尽管马英九愿以“弹性务实”的立场去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但在民进党的阻挠下,能否最终落实有待观察,更何况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具有主权国家资格的政府才能参与;在“邦交国”领域,马英九公开反对“金元外交”,但台湾现有20多个“友邦”有几个是“道义相挺”,值得怀疑。也许,马英九最后不得不“萧规曹随”、“入乡随俗”,在“外交”上重走老路。 (来源:环球人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