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灾区儿童心理辅导有三个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1日07:1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新玲

  “我女儿回家后,特别高兴,今天还来参加活动。”小彤的妈妈领着女儿再一次来到志愿者营地,找心理专家。

  小彤是地震中洛水二小六年级一班跑出来的三个学生之一,除他们之外,剩下的学生都遇难了。地震的时候,小芳所在班级已经打预备铃准备上课,教室随后开始晃动,老师大喊地震了,同学们一下子都涌到教室门口,既而与别的班的孩子一起集中到楼梯口。小芳的动作慢了一些,当同学们都涌出教室门口的时候,小彤脚下的水泥板突然裂开,她和几个同学一起掉到了二楼。

  被摔下一层楼的小女孩没有昏倒,她不顾头和身体被划伤,本能地从废水泥渣上钻了出来。等她刚出来时,下面同班的一个男生正在叫:“妈妈,妈妈,救我!”小芳对男孩大喊:“没人救你,你自己能出来!”但是男孩的腿被碎水泥块绊住,大喊:“不行,我被夹住了!”“没事,你自己出来!”小芳一边抹着自己脸上的灰,一边不停地喊。在小芳的催促下,小男孩最后不顾腿被划伤,也爬了出来。

  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小彤一下子变了一个人。从5月12日开始,她一直沉默,直到过去十来天才和爸爸妈妈有所交流。小女孩变得相当敏感。只要有余震,大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她经常是已经光着脚跳到屋子外面。她惧怕上楼,甚至听到父母说要在洛水镇重盖新房,都不同意。

  心理咨询师通过做一个“渐进肌肉放松”的游戏,让小彤吐出了自己总是被地震阴影压抑着的心事,放松了心情。

  但是,灾区的孩子也不全像小彤这样的情况。

  心理专家发现一名叫周林(化名)的15岁男孩一直皱着眉头。画画时,年龄最大的他却画得最简单,而且一有人走近看他画什么,他就用手掩盖住。最后看到,他画的是一座房子。经了解,这个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一直和自己生活的表弟。开始几天,他晚上根本不能入睡。稍睡着一会儿,就会梦见从学校挖出的表弟的尸体。周林的爸爸前几年因病去世,他说自己的感觉现在和爸爸去世时一样,很痛苦、很伤心。他常到以前和表弟玩的地方去,虽然不想去,但管不住自己,就去了。

  经过专家做心理量表测试,发现这名孩子的心理症状,比如强迫、偏执、精神病性等几项,都得分偏高。

  “经过了解,这个孩子的父亲前后结过三次婚,他的母亲因为外出打工,一直不在家,不太正常的家庭使这个孩子原来心理就有一定的问题,这次地震和他表弟的死亡,更加剧了孩子的症状。”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杜林致给周林还做了一份详细的症状量表分析。“这个孩子不仅需要心理疏导,更需要进一步做心理治疗,需要较长时间。”

  一个叫吴成(化名)的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对于男性心理专家表现出亲热和信赖,但对于小伙伴则具有攻击性。心理专家分析,这是因为父亲去世,男孩在寻找新的心理支撑,对同龄人具有攻击性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我看见砖在向下掉,感觉地在摇,看见同学被压在下面……”这是一个9岁的孩子写给心理专家的一段话。杜林致经过与四川什邡市洛水镇的几十名中小学生接触,发现经过这次几乎是毁灭性的地震,大多数孩子都有一定的无助、压抑、恐惧和焦虑。目前在灾区,有许多做心理辅导的志愿者,通过这些志愿者组织的游戏、集体辅导、个别辅导等形式,能让孩子调整心态,摆脱以恐惧为主的心理状态。但这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要给心理基本恢复常态的孩子讲清地震的科学道理,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这一个事实。第三阶段则是等恢复生活秩序后,让孩子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信心。这几个阶段,都需要有人扎实地做下去。

  本报什邡5月31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