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须“蛙跳式”进入低碳经济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11:48 瞭望东方周刊
文/米艾尼、张小军、李雁 伴随着中国经济近30年的强劲增长,碳排放强度已经下降超过一半。这是史无前例的 5月27日,北京的一个论坛上,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朝晖说:“中国已经开始严肃考虑如何在发展经济 的同时,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错路,‘蛙跳式’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即将到来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也锁定“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 大进步。 不过,中国走向低碳经济,却是能源和环境双重制约的现实情况逼迫出来的。然而,这条道路从未有先行者,是一条 名副其实的荆棘路,中国能够创造奇迹吗? 旧有经济模式的动摇 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令人瞩目。但作为一个新兴的庞大经济体,中国相对于当前世界经济来说,像一只大象撞入茶 杯,使旧有经济模式不灵了。 现代经济实质是消费拉动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说:“当每个人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时, 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具体来说,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石是实现三个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产量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这个理 论严重的缺陷是没有考虑能源、资源、环境等自然约束条件。 从一个角度来说,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同时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当人类种群不大、活动能量有限 ,环境对人类是宽容的。然而,随着人口数量增大和活动能量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自身生存的基础。 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这时,人类对地球的索取已经接近极限。20世纪末, 中国、印度等人口超10亿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经济起飞,新增的需求使旧有经济模式的局限全面爆发,当前的世界资源紧张和 环境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欧美发达国家仅占世界人口的15%,却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 源。美国目前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世界30%的能源。试想,如果中国按照美国模式发展到接近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 平,那么即使再有几个地球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要。 提出低碳经济,一是低碳意味着对化石燃料需求减少,二是低碳排放可以解决当前最重大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巨龙腾飞的环境阴影 “我国必须探索低碳经济的新型现代化道路,这在世界大国的发展史上尚无先例。”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说。 中国求索低碳经济,有四个理由: 首先,环境亮出黄牌。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新的压力,雾、霾、酸雨等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发生频率增加 ,干旱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加剧。” 第二、低碳与否决定未来综合国力。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说: “未来经济竞争很可能是低碳的竞争 ,如果谁能超前作出部署就能在未来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 第三、国际压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世界各国正在进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谈判。在谈判中,中国 面临的国际压力不断加剧。如果中国最终被限定了碳排放指标,那么在旧有经济模式下,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规模被禁锢住了 。 第四、人类发展的需要。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今年发表论文称,如果GDP年增长率7%,而单位GDP的 碳排放量同比例增长,那么到2030年中国GDP将翻四番,碳排放将随之从16亿吨蹿升至80亿吨左右,也就是当前全 球人类总排放之和。这种增长如果出现,对全球气候的破坏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然而,绿色和环保一般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并不富裕的中国能够承受吗? 在5月27日的论坛上,可口可乐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E.NevilleIsdell宣布,“可口可乐公司准备 在3年内把全球使用自然制冷剂的冰柜数量提高到10万台。”这无疑是为环保作出的巨大投资,因为自然制冷剂冰柜的价格 至少比传统冰柜高出30%。不过,与可口可乐每年100万台制冷冰柜的购进量相比,10万台只是“小意思”。即使以可 口可乐公司的雄厚财力,也无法或不愿100%地为环保埋单。 低碳经济仅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诸多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项新技术。 而且,实现低碳经济,“更主要是一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何建坤说。这些都意味着烧掉大笔的金钱。 这笔钱全部由中国或者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承担,明显不合理。环境污染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以大气层中人类排放 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来说,主体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另外,全球化还带来了碳的“转移排放”问题。 “中国生产了100亿双鞋,出口达70多亿双,相当于给世界每人造了一双半的鞋,那么在这种制造过程中,温室 气体排放量究竟应该算在谁的头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就“转移排放”举例说。 目前世界上达成的共识是,发达国家在率先走向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 国家走向低碳经济。然而,这两项支持不是做得不够就是还停留在纸面上。 以技术转让为例,何建坤分析说: “发达国家的许多低碳技术掌握在企业手里,因为涉及知识产权、商业利益等诸 多原因,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领域技术转让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低碳经济靠自己 困难重重,中国低碳经济之路却必须走下去。低碳经济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致的。 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大国的复兴,来自外界的帮助总是有限,中国实现低碳经济,最终要靠自己。 奇迹已经发生。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副教授曾宁估算结果,1980年之后的27年里,中国创造 单位GDP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碳排放强度)平均每年下降约3.8%。这意味着,伴随着中国经济近30年的强劲增长 ,碳排放强度已经下降超过一半。这是史无前例的。 在发达国家,当发展到能源消费相对成熟、高能耗工业逐渐移出的阶段,碳排放强度才会逐渐下降,而对处于工业化 早期阶段、能源需求快速膨胀的国家来说,这种现象极不寻常。曾宁说,奇迹发生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中国政府坚持推行节能 政策”。 不过,清华大学的研究指出,虽然大幅下降,但我国当前碳排放强度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OECD国家的5 倍多,我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空间仍然相当巨大。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走向低碳经济之路,中国有大量的重大任务要完成。吴晓青建议说,最重要的工作至少应 该有四个方面: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为低碳 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立即着手进行低碳经济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另外,从具体的“小事”抓起,也是减碳提高能效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鼓励每个人改变生活习惯,工作中少用一张 打印纸,生活里不忘关紧水龙头,出行上少开一天私家车,千千万万的平常环保节能小事累积起来,其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中国走向低碳经济之路,不可能是突变,必须考虑企业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但这一转变不能因为暂时的痛苦就停顿, 因为它关系着神州大地的未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