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3日21:23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6月3日电 题: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献给坚强的灾区人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于长洪、肖春飞、侯大伟

  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理县、安县……

  一个个多少代人胼手胝足营造的家园,在一场大地震中成为废墟,每一片破碎的土地都饱浸着深爱自己家园的人民的热泪。

  然而,地震能够使山河移位、骨肉分离,却无法改变这里的人民对故乡对土地的眷恋,无法改变这里的人民对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追求。灾区群众抚平地震的创伤,在废墟上昂起坚强的头颅。

  5月31日,在灾区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简易防震棚小黑板上给孩子们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的期望,又是灾区人民坚强的回应!

  在被毁的家园,精神顽强地生长

  如果不是地震,这是一片美得迷人的地方。

  在青藏高原的东缘,山川奇秀,人们依着大山与河流,建起了自己的家园,并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

  那是一片因大熊猫而声名远播的地方。经过多年建设,汶川已是“三山竞秀、二水争流,一城跨江尽新楼”;作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门户,它更是全州90多万人口寄予厚望的工业经济走廊。

  那是一个诞生治水英雄大禹的地方。北川建于两山之间、清流之畔,气候宜人,旅游业名声在外,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已达2800多元。地震前,在北川县的宣传网站上,当地县委、县政府自信地宣称:“今日的北川,商机无限。我们诚邀四海宾朋光临北川,共创美好的明天!”

  那是一座因“其水清美”而得名的地方。在青川这个有着“鸡鸣三省”、“金三角”之称的县境内,土地、森林、水能、矿山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

  然而,这一切都在地震中毁了。截至6月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累计倒塌房屋1400万间,累计受灾人数4555.2965万人。人们被地震撕裂的心,疼啊!

  但是,地震能够夺去亲人生命、摧毁已有家园,却无法摧毁灾区人民的精神与意志。在被毁的家园,精神在顽强地生长。

  “我必须活下去!”强烈的生存意志,使生命的损失降到了最小。幸存者成为“废墟上的鲜花”,他们在瓦砾堆下和大山深处坚持,坚持,再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坚强地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安县花荄镇联丰村9组村民李成林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媳妇和孙子,只剩下他和老伴。他的眼泪几乎流干,但记者见到他时,老人正在给庄稼打农药,他坚定地说:“既然活下来了,就要活得好一点。”

  在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村,记者见到默然而立的村民魏永强。离他站立的地方不到一公里远,就是掩埋掉他大儿子生命的北川中学废墟。他还有一个小儿子,现在是他全部的希望,他像保护婴儿一样,呵护这个已经九岁的男孩,迈过田埂一道小沟,都把他抱起来。他说:要让这个孩子好好读书,长大有出息。

  记者见到北川县陈家坝村陈定会时,她正送孩子到绵阳市南河体育馆“爱心帐篷学校”上课。她的一家除了她和儿子外,公公、婆婆和丈夫都在地震中不幸遇难。颠沛流离9天之后,看着儿子又走进课堂,她泣不成声。这位坚强的农妇说,在学校里,有很多老师和同学陪着,孩子就不会觉得孤独,就能感觉到希望。

  在一些偏远村寨,农民们争先参加抢险救援,疏通乡道、村道,让救援物资尽快进入。在更多的地方,返乡的农民在自发收集垮塌房屋的木材、砖块等建筑材料,为重建家园做准备。北川县委书记宋明说,这里的建材比外边贵,农民是仔细过日子啊。

  彭州市龙门山镇九峰村与汶川县一山之隔,地震导致当地绝大部分房屋倒塌或损毁。在震后的废墟上,九峰村一组小组长米兴荣带领村民,把政府发的帐篷让给其他村子,用双手建起了20多户木板房。而这,正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青山在,人未老。精神在,希望就在。

  北川县在地震中受灾惨烈,县长经大忠感慨万千:“我们的人民,从废墟里爬出来,就再也没有倒下过,我们的精神更是没有倒下过。我为北川人民骄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