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委书记:躺在受灾温床上比地震更可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02:51 新京报
绵阳市委书记:躺在受灾温床上比地震更可怕
昨日,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在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受了采访。本报记者 杨万国 摄

绵阳市委书记:躺在受灾温床上比地震更可怕
  5月14日,四川省绵阳市九洲体育馆。来自绵阳市各地的2万多灾民被政府安置在这里。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对话人物

  谭力 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53岁,重庆人。

  - 对话动机

  绵阳市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备受关注。

  昨日,绵阳市委书记接受了《新京报》、《南方周末》和《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介绍了相关情况。

  昨日,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绵阳市委书记谭力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压力。作为重灾区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受灾人民的一员,谭力坦诚,自己有时情绪失控,经常哭。

  谭力介绍,目前绵阳已经拉开了灾后重建的序幕,下一步将引导绵阳人民,发挥灾后重建的主体作用,不能只依赖国家力量,来建设一个新家园。

  急切 地震时我从6楼跑下来

  记者:绵阳是此次地震重灾区,作为市委书记,地震发生那一刻,你有怎样的反应?

  谭力(以下简称“谭”):下午2点30分左右,地震发生,我从6楼跑下来,大家都集中在政府大楼门口的广场上。

  2点40分左右,我命令他们马上冲上楼去拿预案。我们平时都有紧急状况的应急预案,预案拿下来,就立即成立指挥部,按预案布置,指挥部下面成立了8个组。

  当时通讯中断,我立即派出了八九个干部赶赴各市区县,去了解灾情。

  记者:对这么大灾情有没有心理预备?

  谭:当时地震到底多大,我们也不知道。我有生以来从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压力。随即消息传来,先是8级,后来又是7.8级,我们就启动了最高级预案。

  记者:你最先获知灾情是什么时候?

  谭:3点左右,绵阳市高新区第一个来求救。有一个小学垮了,死了5个人。我们立即安排施救。

  记者:北川来求救是什么时候?我看到公开报道,说北川连派了8批干部来求救。

  谭:下午3点多,北川麻柳湾一个人跑来报告,说北川山垮了,北川没有了。

  下午4点,一个擂鼓镇的人到永安镇,就是安县最靠近北川的一个镇,利用军用电话打过来,报告说北川山垮了。

  记者:接到这两批报告,你有怎样的判断?

  谭:前两批的报告,他们其实都没有进北川县城去看到真实情况。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擂鼓镇的那个人怎么能用到军用电话?

  谭:麻柳湾的那个人,他那里山垮了,所以他判断北川的山也垮了。

  擂鼓镇的那个人是个干部,我不记得是谁了。他用的是一个军用研究所的电话,军队帮他拨的。

  后悔 当初死亡人数报少了

  记者:最后,你是怎么确认北川被埋的消息?

  谭:准确的报告是第三批,下午5点,北川县委组织部长王理效来报告,说北川死了上万人。我说你不要乱说,他说那起码也有好几千人。

  我马上给省委打电话报告,说死了7000人。这个数字当时心里还是很担心报多了,后悔啊,现在看来,报少了。

  这样一报很管用,省委马上把重点转向绵阳。一开始大家都盯着汶川的。

  我们立即在北川成立了前线指挥部,派常务副市长左代富过去负责。

  我这边立即组织全体的机关干部参入救灾;然后给长虹的老总打电话,向他们要3000工人;又打电话找军分区,要他们把预备役调几千来。

  然后马上集结,晚上7点钟出发,到北川。但是到了擂鼓镇,发现山垮了,路已经被封住了,山体还在垮。我就让他们赶快退回来。

  记者:路不通,怎么办?

  谭:我当时就决策,全市的工地全部停下来,所有的机械调到北川去,要求他们凌晨5点前必须把路修通。

  结果很有效,凌晨4点到擂鼓镇的路就修通了。

  记者:你们是怎么解决救灾工具的?

  谭:没有工具,平时没有这个准备,我们就在农民家里收。给农民付钱,一下子就收了几车。

  □本报记者 杨万国 绵阳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