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宁镇定面对耐克收购传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09:36 国际先驱导报
奥运会来到家门口,中国本土品牌李宁却遭到国外大品牌觊觎,它能否在后奥运时代得到延续?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宋媛发自北京 “耐克公司是否计划收购一个亚洲品牌,如中国的李宁?” “事实上,(耐克)的确有可能寻求收购一个中国竞争对手,或者一个日本竞争对手,以拓展其亚洲业务,进一步巩固加强其亚洲市场的存在。” 《法兰克福汇报》近日如是刊载了世界最大运动鞋与运动服饰制造商耐克公司品牌总裁查利·登森的答记者问。 已连续四届成为中国健儿指定领奖服的李宁,在奥运会来到家门口之时,能否延续民族品牌的辉煌? 耐克发动全新攻势 “我们该怎么做,依旧怎么做,不会为此惊慌失措。”得知这一报道,李宁公司北京总部相关负责人敖先生向《国际先驱导报》表示,“我们已经看到这则消息,现在不可能有什么反应,毕竟耐克没有明确意向。” 截至本报发稿,耐克总部还未对此事做出回复。但是登森公开表示:“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是在中国先建立并扩大耐克品牌影响力。然后进一步在中国巩固其它品牌,如Converse或Umbro均将紧随其后。” 中国品牌营销专家范仲涛这样告诉《国家先驱导报》,耐克带来的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品牌要做好自己的品牌战略规划,绝不仅是把体育简单转换成商业,“最重要的是,不能对外国大品牌的收购趋势不闻不问,应该知己知彼”。 “耐克公司未来将悉心留意可能适合我们的一切事物。”登森表示,尽管中国的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但耐克不会转移在中国的制造基地,相反,继大城市之后,耐克将继续向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扩张。 对这个传闻,“本土品牌李宁应感到高兴,至少表明中国市场的本土品牌已成为国际品牌的竞争者,”爱必富国际品牌管理集团总裁黄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当然也要时刻警惕,因为李宁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还需提升,耐克现在的表态应成为李宁建设本土领袖品牌的冲锋号。” 遭遇两大品牌夹击 五年前,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合作的《2003年知名运动鞋品牌价值研究报告》显示:李宁的品牌忠诚度为53.4%,阿迪达斯为39.8%,耐克为39.1%。中国运动服装市场实际份额也基本由李宁、耐克与阿迪达斯“三分天下”。 “然而今天,李宁处于尴尬境地。”国际品牌联盟中国区首席品牌官梁中国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哈佛商学院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市场三大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市场份额分别在21%、20%、17%左右。各品牌正在一线至三线城市相互渗透争抢。 李宁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志勇公布数据显示,阿迪达斯营业收入2007年已超过102亿欧元(约合1020亿元人民币),李宁公司尽管发展迅速,但去年销售额也仅为43亿元人民币。 范仲涛认为,李宁作为体育运动品牌的国内领军者,其下一步战略将对中国市场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的不仅是这个企业,还有国内整个行业甚至消费心理和行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行业考验。” “后奥运时代”见真章 品牌是耐克营销的重要环节,2007年耐克品牌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86%。登森表示,耐克将借助北京奥运会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与运动员联系。他强调说,“(耐克)更大的机会将来自后奥运时代。” “耐克从产业链角度考虑布局,收购李宁具有战略性意义,谋市先谋势。”范仲涛认为,“耐克看中的是后奥运潜在市场,它是一家愿意为未来投资的公司。” 李宁品牌如果被收购可能会成为子品牌,利于耐克构建多品牌战略。黄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像欧莱雅集团一样,形成稳固的三角品牌发展体系、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产品组合,壮大品牌力,提升产品力和渠道力,就能掌握整个产业链布局。” 当然,李宁品牌也可能因被收购而消失。梁中国表示,未来的品牌整合模式有很多可能性,比如母子品牌、双品牌、过渡品牌等,但无论哪一种可能性,对耐克来说,通过强势影响力完成品牌整合都并非难事。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