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壮志:采访期间每天最多能睡3个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10:43 人民网

  没事 这些不是问题

  只带了一套衣服的他说,“没事,坚持呗!后来买了几件T恤,穿脏了就淘汰。”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因为每天晚上都要到两三点才能睡觉,早上五六点就起,实在是不想洗衣服了。”

  从14日开始,到21日晚上返回北京,他每天最多能睡3个小时。“有时候会觉得脑袋木了,但绝大部分时候是非常精神的,身体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状态。”每天他会在闹钟响起之前就醒来,“如果,全世界都在等你的消息,那你就会很快地爬起来了”!

  每次出去采访随身要带上海事卫星电话、铱星电话、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充电器等,这些至少有三四十斤。“还会带两瓶水,但从来没带过吃的,实在装不下了。”出去后有时就在露天睡觉,日夜温差大,他就在衣服里再穿两件T恤,还穿上秋裤,他说,要是晚上回不去就不会那么冷了,但白天就会捂得直流汗。

  有次采访某红军师装甲团团长和政委,说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聊,就找了座桥,他们在桥的这头坐着采访,桥的另一头放着一排排的遇难者遗体,而且已经腐烂,拍完照后再把包着遗体的袋子拉上。空气中的味道很难闻,他们就这样采访了两个小时。

  还有一次晚上去北川,路上都是滚落的石头,路面有很多裂缝。开车的小伙子害怕遇上山体滑坡,把车开得飞快。恰好遇到一个拱起来的路面,车一下子腾空然后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徐壮志正在车上传稿件,读卡器一下子就被震碎了。

  在灾区采访时应该带点消毒的东西,但他只要了几个口罩和手套。“没事,从1998年抗洪到2003年非典,我都参加过。很多事情没有你想中的可怕”,他笑着说。“那么多人都在那儿,人家不怕,你怕什么。就算是大坝溃堤了,也没事,那么远呢,来得及跑的。”

  “没事”是他话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之一。在他看来,很多事情都“没事”,消毒的东西没有带没事,没带吃的没事,遇到余震也没事,危险没事,晚上不知道睡哪里也没事。他说,“没事,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家都在那个危险的地方生活、工作,我们记者有什么好抱怨、好担心的。”“危险倒是其次,困难都是小困难,关键是工作上的压力,就怕去不了新闻现场,怕漏新闻,责任很重!我要尽快地准确地把消息传出去,让外面的人了解里面的情况,缺什么,需要什么。”徐壮志说。

  因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回北京后他总觉得该去做什么,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做却没有做,总觉得有很多事情错过了一样,很难受,觉得很空虚。临别时徐壮志说:“没事的,再过三四天就会适应了。”

  感动 为了那里的人

  “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这是徐壮志在采访“神五”的时候,听到杨利伟出仓后说的第一句话。徐壮志说,“现在我最想用这句来表达我的感动。”

  这次采访给他最大的冲击就是——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脆弱,是指几万人在顷刻间的灾难中就去世了;但是,生命又是那样的坚强,那么多的生命在废墟里坚持。在耿达乡采访时,村民告诉徐壮志希望能带些玉米种子来,他们要赶着时间种下。“那儿的土地是很贫瘠的,但是,他们却记着要播种,要自救!”

  “现在的中国真的不一样了,一出事,大批的物资从四面八方呼呼地就运过去了。”运送救灾物资的有QQ、面的、卡车,有宝马、奔驰。因为进入北川送物资的车太多,以至于绵阳不得不交通管制,只许应急车辆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热情很让人感动!

  “这么多年我没流过那么多泪,在那儿,有那么多的细节让我感动”,徐壮志说,“直升机上那个坚强的女孩王天怡,她每朝我笑一次,我就哭一次。”徐壮志说,现在每天晚上还会看新闻到午夜一两点。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大家都特别关注抢救生命,现在抢救生命结束了,进入到灾后重建,大家以为没事了。其实,现在灾区的人们是因为忙碌暂时忘记了忧伤,等到他们回到家里,开始生活,那种伤痛肯定难以度过,而且怎样在伤痛中继续生活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