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建筑师:重建不仅仅是解决住房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4日13:03 外滩画报

   台湾著名建筑师谢英俊谈灾后重建

  “重建,不仅仅是解决住房问题”

  汶川地震发生后,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就开始赶工做生态厕所,为灾区提供参考,并打算建一所环保小学。在台湾,谢英俊是“921”地震重建的代名词。他帮助邵族人建房屋,并让原住民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家园,他说,“我们的做法并不是盖好房子,送给灾民。我们提供的协助是部分的。除了设计外,我们将建筑去工具化、去专业化,让建筑回到使用者手里,靠他们自己建起房子。他们得为自己的家园付出劳动力。”

  文/ 刘莉芳 图/ 由谢英俊工作室提供

  如果没有“9·21”地震,谢英俊的人生也许会被重写。

  地震之前,谢英俊在台湾已小有成就,承接了许多政府公共工程,也盖过每坪卖价40 多万元的豪宅。他住千万豪宅,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日子富足而平静。

  然而地震改变了他的人生。

  现在,谢英俊是台湾“921”地震重建的代名词,他和灾民同住,协力造屋,重建生态,不仅为原住民重建家园,而且重建文化。此次汶川地震发生九天后,这位54岁的台湾建筑师通过网络电话,接受了本报专访。

  为原住民搭建土房子

  1999年9月21日,台中集集大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10月中旬,谢英俊意外接到来自邵族的邀请,请他帮助重建家园。在台湾山地,有12个少数民族族群。邵族是其中之一,住在日月潭最深处。相传,日月潭是邵族祖先在追赶一只梅花鹿时发现的。震前,邵族有3000多人;震后,邵族仅存281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少的族群。震前,邵族的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而地震几乎摧毁了所有饭店、观点景点,切断了邵族人的经济来源。

  出于无奈,邵族人想到了谢英俊。

  谢英俊没有灾后重建的经验,但他还是很快来到邵族现场考察,发现邵族聚居在水源保护区、稀有动植物保护区,因此,他认为重建必须是生态意义上的重建。10月29日,谢英俊带着设计团队,一共五人,带着帐篷、睡袋、个人用品和营造工具来到邵族。谢英俊向当地人提出,用轻钢和本地随处可见的竹子、木头、泥土盖房子,这样的房子既通风又抗震,而且经济实惠。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反对。邵族人想住现代钢筋水泥楼房。

  谢英俊坚持不给邵族人盖水泥房。“这是一个不理性、自私的消费习惯,农民穷一辈子的积蓄用砖造的预制板盖房子,冬冷夏热,完全不抗震。从黑龙江到海南岛的房子,基本都这样,多冤枉。”既然无法说服邵族人,谢英俊决定先盖一个样板房出来。在跟踪记录谢英俊盖房的纪录片《筑之梦》中,全片在沈怀一唱的歌曲《家》中开始,“家,我们要个家,我们要个家”。

  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大量的施工人员,甚至谢英俊也并不清楚到底要盖怎样的房子。房子一边盖一边拆,一边施工一边改良。常常在他们的施工现场,围观的人比干活的人多。当地人嘀咕,这样的房子能抗震,长久使用吗?

  半个月后,第一幢房子盖好了。那是一幢用夯土、竹子等简单的材料,盖成的土房。房子的成本只有5万元,远远低于建筑开发商开出的价格。

  三天之后,邵族决定听谢英俊的意见。12月5日正式动工。为了全力投入原住民部落重建,谢英俊将工作室从20公里外新竹县迁到了日月潭,从此就没有离开过。

  谢英俊提出自立、协力造屋,“我们的做法并不是盖好房子,送给灾民。我们提供的协助是部分的。除了设计外,我们将建筑去工具化、去专业化,让建筑回到使用者手里,靠他们自己建起房子。他们得为自己的家园付出劳动力。”

  在谢英俊的号召下,当地的邵族人,不论是上了年纪的大妈、大伯,因酗酒损伤骨头换过髂关节的人,还是失学后在城市游荡过又回到家乡的年轻人,都被他招至麾下。这些普通灾民没有专业技术,把外墙抹得高低不平,很艺术。谢英俊非常享受重建过程中的每一点喜悦,他常把人带到村民自己做的木门,让人参观村民的突发奇想——不用现成的三夹板,而是用 实木慢慢手工做出一扇木门。在共同施工中,久已疏远的邵族凝聚力渐渐回来了。据统计,9年里,谢英俊一共动员灾民、义工加入重建超过1万人次。

  当时建房资金的25—50%由921基金会提供,那是政府用民间捐款成立的基金会。剩下的向银行贷款,利息由政府承担。但是银行不会把钱贷给没有经济来源的邵族人。资金短缺,钢筋建材涨价。但是重建不等人,谢英俊以自己的名义向银行借钱垫付材料工程款;结果政府拨款一拖再拖,好不容易补助款拨下来,钱进了灾民帐户,很多呆帐都收不回来,财务缺 口累计上千万元,事务所有大半年发不出薪水。

  为了填补财务缺口,谢英俊在台北接下一坪卖价四十几万元的豪宅,也在宜兰接案子赚钱。 赚了钱就贴补灾区盖房。妻子不能忍受,让他在家庭和事业之间选择,谢英俊选了事业。

  亲戚们都说谢英俊是怪人,谢英俊在电话里慢条斯理地说,不怪,我认为对的事情,认准了就去做。

  1999年12月31日,第一批8户重建房落成。2000年1月14日,在新落成的部落教室里,邵族母语研习课上了第一节课。1月21日,在建筑工地上召开了一次会议,制定了未来的社区规范。2月16日,邵族部落重建土建工程完工,召开社区抽签大会,并成立了社区临时管理委员会。

  邵族部落的住房重建仅用3个月就完工了。然而,谢英俊没有离开,他开始了漫长的重建原住民文化。

  重新原住民文化

  在邵族里,谢英俊像个村委干部。他不仅设计为灾民设计了房子,还设计了图书馆、村落教室、工坊以及举行邵族传统祭典仪式的祭场。在他的倡议下,新建的社区里恢复了中断近20年的播种祭,每个人都要上邵族母语课。平日里,在竹屋的长檐下,长老们经常泡茶聊天。这是邵族久已不见了的场景。

  谢英俊的房子原理都一样:施工简易、材料环保、外型美观,并且鼓励社区居民一起协力造屋。对他来说,这过程不仅是房子的重建,更是人际、文化与经济纽带的重建。

  9年中,谢英俊和同事率领由邵族青年组成的建筑队,共建造了300多套房屋。并且,还在继续。

  谢英俊不是一个爱喜欢动手的人。在1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中,他不太言说,更不爱炫耀。他笑说自己是个“土鳖”,“在城市里混不下去了,才跑到广阔的农村”。他不说生活之艰苦与推广自己建筑理念之无奈,只在说到建筑时,话才一下子多了很多。 谢英俊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动手、动脑筋的学生,喜欢画画,喜欢用竹子和木头做成弓箭、竹枪和 木船。从淡江建筑系毕业后,同学们出国的出国,他却放着建筑师资质不用,迫不及待地动手,搞起施工厂,动手盖房子。

  8 年的灾区重建经验,让谢英俊可以很精确地掌握工程预算,灵活运用各种工艺。他设计的房子,没有专业施工队愿意盖,因为不会,因为没有利润。也许因为后者,打破建筑利益链条的谢英俊,常常遭到同行非议。

  汶川地震发生后,谢英俊在网上了解救灾进展,赶工做生态厕所,打算放到网上,为灾区提供参考。“厕所对整个环境卫生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他在电话那头大谈把尿液和粪便分开的好处。据说,他曾在饭桌上兴奋地说起这套理论。当然,和他同桌吃饭的人都是见怪不怪的。

  经朋友搭桥,谢英俊已与甘肃等地的灾区有合作意向。另外,应《暗恋桃花源》的邀请,谢英俊和剧组制片人袁鸿等人一起,三入四川,驻扎在绵阳一个月,建造环保小学。该小学不用钢筋水泥,工期比普通小学长几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