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简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12:39 新浪文化

  安哥

  安哥简历

  1947 生于大连市

  1979年4月 入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任摄影记者

  1988年7月 在广州中山图书馆举办了《中国:开放百态》个人影展

  2000 摄影集《生活在邓小平时代》出版

  2003 参与策划《中国人本》展览和画册

  2006 被评为广东十大摄影师

  马克与安哥可以说是精神气质上的忘年交。这两位摄影师的作品都以幽默而不失锋芒的街头影像风格著称。在两个不同的文化世界中,他们不约而同的,以人道主义精神,记录了一个时代最生动的表情,并适时地推广了他们的影像信仰。安哥与马克•吕布的作品有一种本质上的相似,同样善于观察世界,同样善于发现世界,并善于以影像方式记录那些生活中的琐碎,最终用这些片•面为我们勾勒了那一个时代的清晰面容。两位摄影师作品非常有可比性,从中呈现出丰富而有趣的细节。

  肖全

  肖全简历

  1959 生于四川成都,曾在海军服役

  1991 出版《天堂之鸟》三毛摄影专集。同年底在台湾举办个人影展

  1994 为张艺谋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担任图片摄影

  1995 为杨丽萍电影《太阳鸟》担任图片摄影

  1997 出版《我们这一代》

  2000 出版《我镜头下的美丽女人》

  2004参加《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

  1993年,肖全经人介绍成为马克•吕布在中国的摄影助手,与马克•吕布可谓亦师亦友。他在《我们这一代》中拍摄的许多著名人物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象征符号,如:崔健,姜文,张艺谋等等。更有趣的是,他曾拍摄过的一些人物也曾经出现在马克•吕布的作品中。肖全是马克的学生,曾经跟他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其作品《我们这一代》拍摄的不仅仅是一群名人,他们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国符号式面孔,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与展览主题——“发现中国”非常契合。

  帕特里克•扎克曼

  Patrick Zachmann

  帕特里克•扎克曼简历

  1955 出生于法国

  1985 加入玛格南

  1989获得法国外交部嘉奖、法国尼普士摄影奖

  1996~1997年任玛格南副社长

  对帕特里克•扎克曼来说,记忆起始于摄影生涯,自从手中的相机开始不断闪光,他的生命也从此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是镜头给了他生命的价值,从此以后,他的生命才拥有了可记忆的内容。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后不久,他就对书籍,展览等一些长期项目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与一些作家合作。对于类似电影方式的日记体创作的热爱,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电影一样的表现主义风格——画面花哨,他也因这种风格为世人所熟悉。他曾作为自由摄影师,为众多国际知名通讯社拍摄新闻图片。他喜爱用黑白照片进行电影方式的引己体创作,他的著名作品涉及黑手党、法国犹太人、曼谷卖淫和艾滋病等报道。

  盖依•勒•柯莱克

  Guy Le Querrec

  盖依•勒•柯莱克简历

  1941 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

  1969,开始为《年轻非洲》杂志拍摄

  1971-1972,他的照片由法国VU图片社代理

  1972 与其他几位摄影师合作共同成立VIVA图片社

  1976 进入马格南图片社

  盖依•勒•柯莱克出身无产阶级家庭,家里对摄影并没有特别的关注,但他自幼爱好摄影,童年时代就开始拍照片。50年代末期,他开始在伦敦拍摄爵士音乐。60年代初,用他在课余时间在一个保险公司上班赚到的钱购买了他的第一台莱卡相机。1967年服兵役后开始正式的专业摄影生涯,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原法属非洲殖民国家的摄影报道: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中非共和国等。远离非洲后,盖依•勒•柯莱克的图片报道包括了法国巴黎郊区VILLEJUIF,休假中的法国人,花的革命中的葡萄牙等,其作品风格深受布列松的影响。他创建的VIVA图片社被认为是最忠实于马格南最早设立理念的图片社。

  克劳迪•斯鲁本

  Klavdij Sluban

  克劳迪•斯鲁本简历

  1963 出生于法国巴黎。

  获奖:

  1996获法国DRAC奖学金支持监狱中的工作室

  1998获Villa Médicis Hors-les-Murs奖

  2000获Niepece奖

  2001获文化部Fiacre奖学金

  2004获徕卡卓越奖章

  克劳迪•斯鲁本是一个难以归类的艺术家,他的拍摄成果既非受雇于媒体的报道摄影,也不是当红的当代艺术摄影;这些照片透露出他接受过的深湛而广博的形式和知识的训练,在这些方面,斯鲁本是一个修养全面一丝不苟的贵族艺术家,但他更为重要的一面又表现在他对深湛修养的超越中,在长期旅行中,他始终服从内心的原则,甚至让它采取更为粗野裸裎的方式,快照式的镜头选择了旅游者们刻意回避的地带和风景:荒漠,雪原,集市,牢狱,以及众多复合的大地意象……这些确定的瞬间形象模糊了时间的定义,同时国界和地名也渐渐消弥而去,剩下的是一个星球的血肉感的呼吸。斯鲁本的摄影行为更像一种旅行文学的书写,当他的笔记本写满在中国的路上之时,我们也因而获得追踪其心迹的线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