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绵阳为万人二次大转移腾出制高点(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06:5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灾民晾晒的衣服。 解放军帮灾民做饭。 昨日,绵阳市游仙区一周前按1/3溃坝撤离的人员,部分开始从富乐山和白云洞2个临时安置点紧急转移到绵阳职业学院、绵阳市财经校和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等地,为可能出现的大撤离做好准备,让城区制高点容纳更多市民安置。同时,昨日上午,涪城区城北街道办事处举行辖区居民全撤离演练。 新安置点 物资充足可领补助 “这么热的天,虽然大家都不愿搬来搬去的,但大灾大难面前,还是要从大局出发,服从政府安排。”东街社区陈世秀大妈坦言。昨日上午10时30分,离绵阳市区约3公里的西科大城市学院,帐篷银行、卫生防疫、医疗救助、派出所治安点、水、电等纷纷到位,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喷雾消毒。距帐篷不足100米处的学院体育活动室里,堆积着数千件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大门两边,数百名从富乐山、白云洞等原临时安置点迁移至此的游仙区东街、北街1/3撤离疏散居民,排队领取每人每日10元(6天)的补助金。 二次转移 为大撤离腾出制高点 现场维持治安的东街派出所女民警解释说,由于居民们避险时间可能有点长,富乐山、白云洞等安置点比较分散、零乱,不便于物资发放管理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条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干部说,目前唐家山堰塞湖险情严峻,政府不得不提前做最坏准备。富乐山和白云洞是绵阳市区制高点,也是大批人员紧急撤离最近最便捷之地。“将原方案群众紧急二次转移,就是为了尽可能腾出这两个城区制高点,为可能出现的大撤离做好准备。”昨日下午,记者也从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办公室一位官员口中证实了这一说法。 全撤离演练 完善方案熟悉线路 昨日上午,绵阳中心城区——涪城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针对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召集辖区内的“五职”人员、物业小区、楼幢负责人、小组长等500余人,进行了一次全撤离演练。 据涪城区城北街道办事处书记刘国介绍,此次全撤离演练,一是为了完善原撤离方案,及时查漏补缺。二是为了让大撤离的群众组织者,熟悉掌握撤离路线和地点。 □记者手记 绿豆汤的故事 昨日中午,当记者离开西科大城市学院安置点时,看到了这样一幕:泸州应急民兵营第6连(叙永民兵连)官兵,拿出750斤绿豆,为先期入住和晚上即将到来的数千名群众,用野战炊事车,熬起满满4大锅绿豆汤。“这批绿豆,是省军区专门为灾区群众调拨下来的。”叙永县武装部副部长胡兵称:“今后几天,我们将每天为居住在此的群众熬绿豆汤解渴避暑。” 其实,居住在附近的群众也和他们做着同样的事——熬绿豆汤。他们不是熬给自己喝,而是送给这些为他们忙碌劳累的民兵们。记者了解到,6月3日11时,泸州应急民兵营就接到省军区命令,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分别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财经学校和西科大城市学院,为绵阳市游仙区原安置点的上万名二次转移群众,搭建1500顶帐篷的任务。 泸县民兵连96名官兵、泸州市江阳区应急民兵连、叙永民兵应急第6连,在烈日下奋战,均于4日完成任务,并如期交付使用。6月3日,时值正午酷热难当,泸县天兴镇的专武干事潘昌雄挥汗如雨地在现场搭建帐篷,因胸闷气急晕倒,当他躺在医务室输液时,还一再恳求医生,“输小瓶的,我好快点回去干活。” 夜幕降临后,民兵们依然凭借车灯摸黑夜战。小卖部大妈、泸医附院的同志,还有当地许多群众都加入进来,有的为民兵们分发防暑降温药品,有的递送帐篷铁架帮忙搭建,有的则把一碗碗凝聚着关切的绿豆汤送到了他们手中。 本报特派记者 杨元禄 高冰洁 陈章采梁波 绵阳摄影报道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