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端午探源——汨罗江畔话民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17:51 BTV《特别关注》
文稿作者:刘旭,曹一楠 写稿日期:2008-06-08 【导语】 【正文】 【出镜】(本台记者 曹一楠)在端午前夕,我们来到了岳阳大地,到玉笥山屈子庙凭吊诗人英灵,到汨罗江畔寻觅三闾大夫足迹,在民间体味端午节前的气氛,领略这块土地上端午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路边许多“龙舟故里,端午源头”的标牌;我们听到了就在不远的水面上那为五月五日龙舟竞渡而操练的“咚咚”鼓声;而我们在自由市场里也看到了摊上在热卖的糯米、甜酒、雄黄,真是“这端阳,那端阳,处处是端阳”!整个岳阳各地都在精心的准备这场盛大的我们的节日。41” 【正文】如今在岳阳,原生态的、再生态的、新生态的端午文化呈现出了共存的局面。其中许多原生态的习俗更是代代相传。 (以下场景为龙舟制作现场) 【同期】(师傅,打扰一下,我想问问你们这现在正在制作龙舟是吧)对(就是准备这回端午节五月五要下水比赛用的吗)是的(你们家是祖辈都做这个龙舟吗是祖传的吗)是祖传的,从我爷爷到我父亲,我从我父亲那学的,现在我爷爷已经死了(现在您在做的是什么样的工序呢)现在做的是选船底下的底筋。 【出镜】(本台记者 曹一楠)刚才制作龙舟的余老板还跟我说,他们在制作龙舟的时候,在以前龙舟的底筋都是要靠一整块木料来完成的,而在这其中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俗,叫做偷神木,因为这一整块木料他们是要偷出来才行,因为当地人觉得偷出来的木料做完龙舟后划的会更快。 【采访】(汨罗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汨罗屈原纪念馆馆长 徐蔚明)打造龙舟从选龙舟的那一块木开始,那块一定是要偷的,要傍晚时分的时候去偷,而且是偷的大户人家的木头,而且这个被偷的人家感觉到我家的木头是被偷的时候,那将来我家里要出龙子龙孙了,所以它在寓意的时候就很深刻了。 【出镜】(本台记者 曹一楠)当然,现在在做龙舟的时候不会再偷神木了,因为他们会提前跟木材厂的老板打好招呼。 (以下场景是曹在农家跟老太太学包粽子) 【正文】当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主角后,端午文化就进入再生态。许多原生态的端午文化元素和屈原“结缘”,成为一种新的端午文化。粽子,就是由祭龙的竹简饭演变而来。 【出镜】(本台记者 曹一楠)您知道粽子为什么要做成有棱有角的形状的吗?在当地我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屈原他人的性格就是一个有棱有角的,所以粽子也会有棱有角,预示着屈原有棱有角,一生清白,半世煎熬,而为什么要搁点枣呢,象征着他的一片丹心。 【同期】(汨罗居民)这个地方到端阳节还有个风俗就是女婿,你们北方就是叫女婿,我们这里叫“郎”,郎、女儿回娘家就是叫“辞节”,辞节就是送东西过去,送粽子、包子,买一点礼品,(那要不要女婿自己亲手包啊)不要,哈哈哈哈…… (以下场景为龙舟赛) 【正文】端午文化发展到今天,引入了许多现代文化元素。所划的龙船不再是“龙头凤尾”,而是标准的国际竞赛用船;竞赛规划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昔日那种由于“宁可种输一年田,不能划输一年船”观念主导,导致先后之争而大打出手的现象没有了,龙舟竞渡也使端午节走向了国际化。 【采访】岳阳市民:在我们岳阳,每年都会举行这样的龙舟比赛,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人来观看。 龙船手:除了强身健体以外,缅怀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 【出镜】(本台记者 曹一楠)今天,人们怀念屈原,是龙舟竞渡,是锣鼓喧天,是歌声如潮、游人如织,是端阳日撒下满江的粽子,是古老的习俗激励人们像诗人屈原一样进取。正是这样一份深深的怀念、不屈的精神,让我们的传统节日延续千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