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山国际机场上的俄罗斯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23:45 新华网

  瞬间三:水花飞起处,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时间:8日11时

  地点:导流明渠岸边

  “三、二、一,起爆!”

  “砰”的一声,没有记者想像中的轰然巨响,只见水花四溅、木屑纷飞,停留在导流明渠入水口处的一根树木变成了木屑……水流的速度明显提高。

  水花飞起处,在阳光的照耀下,记者看到一道绚丽的彩虹……

  从7日下午开始,越来越多从上游被淹没废墟中浮起的杂物,挤积到导流明渠的入水口。逐渐变大的流量,又慢了下来。

  “必须立即实施爆破!”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院长刘建永和3名专家,一边测量着漂浮物的质地、数量,一边计算着炸药的用量。

  3吨高效能的TNT炸药和数千枚雷管,已经运送到位。工程兵学院的专家们现场指导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官兵们对工程障碍实施爆破。

  “在这里爆破,炸药的用量必须精确到克。”刘建永说,“炸药的用量必须足以粉碎漂浮物,同时又不能产生太大的冲击波,以免震动周围的山体,造成新的滑坡。”

  几乎每隔半个小时,大坝上就会响起“砰、砰”的爆破声。

  导流明渠中水流的流量,逐渐从2立方米/秒,提高到5立方米/秒、6立方米/秒……到晚上时,已达到10立方米/秒……

  瞬间四:“唐家山国际机场”上的俄罗斯人

  时间:8日14时

  地点:大坝左后侧高山的山腰上

  在一篇茂密的森林中,出现了一个面积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正在平整土地的战士告诉记者,这就是“唐家山第二国际机场”。

  由于紧急抢险的需要,唐家山堰塞湖大坝上每天都要起降几十个架次直升机,既有中国的,也有俄罗斯的米—26大型运输直升机。

  “大坝上的那个被称为‘唐家山国际机场’,这个当然就是‘第二国际机场’了。”这名战士开玩笑地对记者说。

  米—26运输直升机,在这次抢险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机组人员是从俄罗斯“原装进口”的,就连地面引导人员也是俄罗斯人。

  每当米—26直升机调运大型设备来到大坝上空,所有的人都要躲避。尽管如此,强大的旋风刮起地面的岩石,还是把记者的后背打得生疼。

  就在大家躲避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要迎着飓风冲上去——来自俄罗斯的瓦杰姆。自机组半个月前进入灾区承担运输任务以来,这名35岁的小伙子就一直没有离开过。

  “每当看到那些倒塌的房屋和遇难的人,我都会感到难过,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女儿。”他告诉记者,“一有时间,我就会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别为我担心。”

  瓦杰姆的脸上满是尘土,手臂上也是道道被风吹起的石块留下的划痕迹。

  “尽管我很想家,但只要中国人民需要我,我就会在这里继续干下去。”他说。

  瞬间五:余震发生时,他们居然毫不在意

  时间:9日11时04分

  地点:大坝顶部

  9日11时04分,唐家山堰塞湖再次发生强烈余震。记者在坝顶感到大坝在猛烈颤抖,周围的高山上乱石飞滚,落到湖水里激起惊涛阵阵……

  然而,让记者惊诧的是,官兵们对余震居然无动于衷。

  在大坝的底部,20多台大型机械正穿梭忙碌,100多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在争分夺秒地抢修一条新的导流明渠。

  也许,是他们对不断发生的余震已经习以为常;也许,是他们在震动的挖掘机、推土机上,就没有感觉到余震,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或者表现出丝毫的惊诧。

  余震发生时,副总参谋长葛振峰正在坝顶的简易帐篷里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水利部部长陈雷等军地有关部门领导,商讨下一步的施工计划。

  猛烈的晃动,并没有影响到会议的进行,甚至没有引起与会者的太多注意。

  “快些,快些,再快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增大泄流量。”葛振峰的话得到了一致赞同。

  方案很快确定——双管齐下,爆破、施工并举,在增大现有导流明渠深度和宽度的同时,加紧新的导流明渠的开挖进度,努力使两条导流明渠尽早汇合。

  顶着山顶不断飞落的巨石,官兵们鏖战正酣。爆炸声声,导流明渠里的水流速度逐步加快;机声隆隆,一个新的导流明渠的轮廓已经清晰显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