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土地奇缺导致重建选址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0:49 兰州晨报

  “5·12”大地震导致我省文县直接经济损失118亿多元,而截至目前文县累计接收的各类救灾物资捐助价值464万元,接收捐款474万元。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后,巨大的资金缺口和宅基地等问题成了重建工作急需迈过的坎———

  滑坡崩塌威胁61个村庄

  雨后的中午,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进文县城关镇元茨头村张家沟社,因为这个村庄处在半山腰,东、北、西三面被高大的山峰所包围,全村的102户人家420多人紧挨山根、户户相连而居。

  地震发生后,该村的所有村民已经被全部转移到山外的安全地带,暂时安置在51个帐篷内,每两户人居住一套。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们整个村子被土雾笼罩,全村人吓得不知所措。地震后,我们上山查看时发现,村子三面的山体都被震开了裂缝,特别是东山上的裂缝多达5道,最宽处有80多厘米。”几位回家取东西的村民至今还有些惊恐地说,“几天前,专家组到这里考察后认为,裂缝的山体随时都有滑坡和崩塌的可能,张家沟已经不能住人了。”

  城关镇凡昌村凡昌山社地处车辆无法通行的山区,全社共有73户300多人。和张家沟社一样,地震发生后,不仅出现了大面积滑坡,山体上同样被震开了裂缝,最宽处有1米多。“村民觉得这里不再是大家安逸的家园了,整村异地搬迁已经刻不容缓。”村主任张海文说。

  根据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普查的结果,在文县因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有1820处,其中重危险情有262处,特别是面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多达61个,这些村庄与张家沟、凡昌山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和处境。而距离县城最近的南北两山也出现了多处滑坡和裂缝。

  推倒重建选址重建两头难

  如果说,因地震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是文县受灾群众的一大难心事,而灾后重建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第二大难题。

  城关镇元茨头村清水坪社算是一个中等村庄,全社有108户村民。“倒塌了300多间房子,算起来平均每户倒塌3间房子。”村主任杨德明十分惋惜地说,“按每间房子最低造价1.3万元计算,每户人家仅倒塌的房子损失最少在4万元。”杨德明还没有把出现裂缝不能继续使用的房子计算在内。

  “中庙乡肖家沟村麒麟寺社是文县最小的一个自然村,全社仅有55户人家,房屋基本倒塌。”村民周新平说,“帐篷和吃的有政府的支持,但房子怎么办?”作为重灾区的中庙乡有3629户人家,倒塌的房屋共有21309间,严重裂缝不能继续使用的危房有5707间。

  “而实际上地震给文县造成了165个重灾村,其中需要推倒重建的有83个村,涉及8012户人家,需要异地搬迁重建的有82个村,涉及9248户人家。”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人员痛心地说。

  对于重建,元茨头村村主任杨德明以该村清水坪社为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间住人,一间做饭,一间储藏,按每户最少需要3间房算,清水坪社至少需要重建400间房屋,每间房屋重建按最低标准1.3万元算,这个社仅建房需要资金520万元,这其中不包括公共设施、平整土地等费用。”杨德明说,“为了村民能在重建完成前平稳过渡,兰州军区联勤部和甘肃省军区为清水坪社援助了122套活动板房,目前已经到达20套。村里也已经平整出7000多平方米安装板房的空地。援助单位计算,活动板房从运输到安装完成各种费用算在一起,大约每平方米造价700元。”部分村民认为,还不如将安装板房的钱发给他们直接建房。可问题是,即使按照村民的意思做,重建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在重建完成前,村民又该如何安全过渡呢?

  “还让村民犯难的是,在原址推倒重建比异地重建更难。”杨德明和部分村民这样认为,“在原址推倒重建,仅清理废墟花去的工时要比选址重建多得多,村民还要进行生产自救,工时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在土地奇缺的文县,选址重建谈何容易?”该村的郭永竞夫妇听了杨德明给我们的讲述,忍不住放声大哭,因为他们辛苦了半辈子于去年刚刚建好的有8间房子的小二楼在此次地震中出现严重裂缝,不能住人了。

  “这真是让村民两头难的事啊。”杨德明悄悄抹了一下眼泪说,“而对于重建后的房屋是否经得起地震的考验,就更让村民忧心忡忡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