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道办回复信访将法规写成XXXX(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1:58 大河网
上海街道办回复信访将法规写成XXXX(图)
记者于截稿前一刻对该行政回复的截屏图

上海街道办回复信访将法规写成XXXX(图)
周家渡街道办事处

  本报出击 小区公共用房变身“两中心”,街道称“未改变规划性质”

  业主维权遭遇“最牛”行政回复

  本市浦东新区东明家园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被周家渡街道办事处 (以下简称 “街道”)无偿使用,原本规划许可中的老年活动室、健身房、老年阅览室及娱乐室等都没有了,公建配套设施变成了 “上海浦周投资管理中心”及 “周家渡经济发展促进分中心”。

  由于小区至今没有成立业委会,业主个人没有资格代表全体业主起诉街道,业主们只得不断信访。令人诧异的是,业主几番周折后,得到的却是街道一串串 “X”字符的回复。无奈的业主们只能贴小标语抗议街道。无奈的维权 “膏药贴”,在周家渡街道形成了一道不和谐的风景线……

  市民惊呼“史上最牛”行政回复

  近日,家住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东明路560弄东明家园的市民马根祥,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网的“我要报料”论坛里投诉,叙述东明家园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被街道侵占后的维权之苦。

  本报记者随即与马先生取得联系,他当着记者的面,用记者的电脑打开了在 “中国·上海”政府网站上的信箱。记者看到信箱内有自去年至今的来往信件,这些信件均反映周家渡街道侵占东明家园公建配套设施事宜。记者点击了今年5月4日收到的标题为 “周家渡街道网上信访中心处理答复 ‘马根祥2008年1月11日……’”标题的回复信件,在弹出的窗口中,被马先生称为 “史上最牛”行政回复随即呈现在记者眼前:

  马根祥:

  2008年1月11日,我们收到上海市 “网上信访”受理 (投诉)中心转交的关于您写给的信访事项,编号为:网2008001179。经研究,现将该信访事项的处理答复如下:根 据 《XXXXX》 规 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根据国务院 《信访条例》的规定,如果您不同意上述处理意见,可以在收到该信访事项处理意见后的30天内向我单位的上级行政机关 “新区信访办或周家渡街道”接待场所提出书面复查申请,逾期将不再受理。

  马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信访维权始于去年9月28日。他多次向街道办事处主任以挂号信、特快专递及电子邮件形式,反映小区公建配套设施老年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等被挪作他用的事实,要求街道有关部门作出解释,依法予以纠正。同时,马先生也将该信函抄送区有关职能部门。

  信被转到周家渡街道办事处后,街道办事处分别2次作出回复,声称东明小区的房产开发商与街道签订了 ‘东明家园公建配套设施移交协议’,根据协议公建配套将无偿移交给周家渡街道办事处;对于5号楼使用功能的改变,回复中解释为:“街道为了履行街道作为社区经济的管理职能,街道将此配套用房作为整个社区经济的服务窗口……”马先生对回复一直不服,继续向浦东新区政府及市政府市长邮箱写信反映情况,之后,马先生就接到了上述被其称为 “史上最牛”的行政回复。

  “膏药”形成了一道不和谐的风景线

  眼看信访无果,小区业主们开始失去耐心。去年年底前后,他们在小区公告栏内张贴自制的 《告业主书》、 《业主书问答》等宣传资料,他们还在小区周围附近的人行道护栏、公交车站、邮筒、电线杆等处张贴自制的 “膏药贴”。贴纸被不断撕毁、涂刷,业主们则继续坚持不懈地再贴……就这样,一个贴,一个涂,双方展开一场 “膏药持久战”。

  马先生告诉记者,除了 “膏药贴”外,业主们还自制了布质的横幅标语。马先生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一把白色雨伞。撑开雨伞, “还我老年活动场所”等字样映入记者眼帘。

  走在东明家园小区附近的街道上,记者发现,维权的 “膏药贴”已经形成了一道刺眼的风景线……

  街道面对记者采取两个办法

  6月6日上午,记者如约前往周家渡街道采访。出人意料,接待记者的是党政办科员高友海。还没有正式进入话题,他就用 “无事生非”来形容马先生的信访投诉行为。高先生把记者交给一名姓殷的中年妇女后就离开了。

  殷女士以不了解马先生的信访为由拒绝接受采访。于是,高先生又和殷女士折回信访办接待记者,高友海表示他也没有参与马先生的信访处理工作,具体处理的人是杜斌主任。此时,杜斌出现在办公室。

  记者问街道与开发商就5号楼签订的无偿使用协议的依据是什么,杜斌递上 《工程项目表》复印件,指着5号楼一栏写着的 “社区服务中心”解释说,该表格是规划部门盖章许可的,他们把5号楼给 “上海浦周投资管理中心”及 “周家渡经济发展促进分中心”使用,也是在为社区服务。他说: “经济服务也是种服务,并不只有活动室才是服务,我们现在服务是大概念的。”显然,杜斌将东明家园的社区概念“融会贯通”了。

  记者获悉,马先生向浦东新区发改委投诉后,发改委于今年5月26日作出正式回复, “我们已与周家渡街道沟通,尽快恢复该5号楼的社区服务功能”。

  杜斌强调,他们没有改变规划用途,两 “中心”并不是企业,是“街道的组成部分,是领导派到地方来指导经济工作的。”

  记者对 “上海浦周投资管理中心”的注册信息进行调查的结果为:注册资金2000万元,性质为企业管理机构,经营范围为 “本系统内集体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自有房屋的出租,花卉生产及花卉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工艺品 (除金银外),百货,五金交电,塑料制品,建筑装潢材料,金属材料的销售。”显然,杜斌将街道行政管理和企业的经济管理也 “融会贯通”了。

  投诉“史上最牛”行政回复无果

  马先生在接到 “X”字符的行政回复后,前往浦东新区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行投诉,该中心接受了投诉并承诺按规定在20个工作日内给出处理意见。然而,时效过后,投诉中心工作人员告诉马先生: “他们就此事与周家渡街道进行过多次沟通,街道表示这件事要到信访办来查,还要到很多地方查。”

  然而,当记者问及杜斌此事时,他却很不耐烦地回答记者 “不清楚这件事”。

  采访中,杜斌质问记者 “凭什么采访”,随后扔下一句 “记者有啥了不起”拂袖而去。(来源:上海法制报 记者:林宇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