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区商业复苏 帐篷商店如长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06:4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四川灾区商业复苏帐篷商店如长龙
商机复苏 顾客络绎不绝

  大地震后,都江堰、彭州、汶川、绵竹、什邡、北川、江油、青川等几十个城市和上百个集镇的所有商业区成为一片“死城”。

  地震后,连小商贩都没有了,人们怎么生活?没有商贾的城市和集镇没有生机。可喜的是,震后一个月,灾区的商业有了恢复。帐篷超市、甚至连帐篷都没有的露天摊摊,一些小商贩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开始了营业。灾难发生后,物资缺乏,但是小商贩们主动不涨价,令人感动。有了这些人做表率,我们相信灾区商业复苏指日可待。

  此外,一个企业的成长要素很多,除企业自身努力,更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多一些绵竹市工商局这样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企业一定能渡过难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帐篷商店 灾区商业复苏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山崩地裂的那一瞬间,汶川、都江堰、彭州、理县、茂县、绵竹、什邡、北川、安县、平武、江油、青川等城市和集镇的大量建筑成为废墟。与此相呼应的是断路、断水、断电、断气,灾区的所有商业区顿时成为一片“死城”。震后一个月,灾区的商业恢复情况如何?本报记者兵分数路,试图从中画出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的商业复苏的一份完整的“示意图”。虽然采访时间不长,但从绵竹、北川、什邡、青川等地的一些小商贩身上看到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些人做表率,灾区商业复苏指日可待!

  A 绵竹

  帐篷商店恍如长龙

  每天早上7点,绵竹市东北镇月亮社区居民何德明,就会带着老婆、儿子、媳妇,将位于回澜大道的临时米粉店帐篷撑起,摆上从自家危房中抢出的惟一一张桌子,开始一天的忙碌。与何德明一样的许多来自灾区的小老板们,也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趁着骄阳还没有上班,纷纷将营业帐篷撑在回澜大道上。

  58岁的何德明,早餐店开了整整13年。家中自建了6间两层楼的房子,还有一个30多平方米的门市。地震发生后,虽然一楼的三间房子只出现部分裂纹,但二楼的三间房子全都成了危房。

  何德明带着一家四口就转移到回澜大道1号桥附近的一块草坪上,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简易帐篷。好在一楼开早餐店的门市损失不大,还有部分碗筷、铝锅是好的,他们就在住的帐篷前又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营业帐篷。周围许多受灾群众都纷纷到旁边5米远的临时食堂去排队打饭,他就给儿子媳妇说:我们受灾不是很严重,就不要给政府添麻烦了,我们自己做饭吃。“每天最多挣20元钱,不过也可以了。总比坐在帐篷里等饭吃强吧。”何德明的老婆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以前在中心广场租门面从事服装生意的徐先生,在地震中摔断了左腿。每天一早,他都会和从川农大都江堰分校赶回来的儿子一起,早早地把营业帐篷搭起,将从成都荷花池进回来的印有抗震救灾字样的文化衫挂上,等待买主上门。

  在这次地震发生后,见证了太多的解放军和各路救援队伍、志愿者殚精竭虑地为绵竹抗震救灾。“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绵竹不知道还要多死好多人啰,我是从内心感激他们的。”他领了300元救济金和30斤大米后,就再也不愿意去麻烦政府了。生活还得靠自己的一双手!”徐先生于是拖着打了石膏的左腿,和儿子一起经营起这个帐篷服装店。自己行动不便,就让儿子赶车到成都进货。预订一定数量的印有“绵竹,我们永远在一起”、“绵竹雄起”等白色文化衫。“印有绵竹字样的衣服最好卖,虽然每件最多赚3元钱,但看到全国各地的救援大军全都穿上印有绵竹的衣服,我都感到很欣慰。”

  “创意美容美发店”原来设在人气旺盛的紫来桥,是绵竹几个最好的理发店之一。地震发生后,老板廖昌德立即将店内的员工全部遣散回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但他当晚就利用自己的发电机帮邻居抽水、给手机充电。直到5月17日,店里的员工都找到亲人后,他又将其召集在一起,先后到各个救援部队为军人们、到政府部门为忙碌得不可开交的工作人员们、为受灾群众们、残疾人们共免费理发1100多人。6月2日到商务局领取了营业帐篷后,他又挂起了“便民理发店”的牌子,在帐篷里重新开张。“现在的收费标准是震前的1/4,大家都受灾了,价格肯定要降了。不过看到从我们店里走出的绵竹人,以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生活,我损失点又算啥呢?”

  震后的第一个美发店“大东方帐篷美容美发厅”恢复营业了。“我们还分了若干个组,到部队免费为解放军理发。”

  很多人都承认,震灾之初那段时间,绵竹是一座“死城”。一位绵竹人解释,“死城的意思是,街上关门闭户,连‘鬼影子’都见不到一个。”

  绵竹市工商局副局长张雪刚说,5月13日,震灾第二日,他和同事们跑遍了绵竹城的每一条街,一共只见到10多户开门的商家。一些商家冒险打开门,马上就会遭到十几人,甚至几十人近乎疯狂的抢购。张雪刚和同事们不得不站在商家门口维持秩序。

  绵竹城成“死城”的现象,也引起了绵竹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蒋国华亲自找商务局局长刘永清谈话:“由商务局牵头,要把这座‘死城’想办法变成‘活城’,要尽快把流通领域搞活!”

  截至6月9日晚上6点,该市流通领域已经有6127家恢复营业。其中上千家的农家乐、小餐馆已经恢复营业504家;177家美容美发店恢复了95家;57家批发企业已经恢复了4家;城区的5个农贸市场全部恢复;除了金花、清平、汉旺等三个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外,其余18个乡镇的农贸市场全面恢复;全市金融网点恢复了77家;快速的恢复营业,解决了1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6月10日,当记者再返绵竹,看到的却是一幅令人讶异的场景。绵竹城内最宽阔的大街——回澜大道两边,被无数摊区占满,顾客和商家汗流浃背地在“展销帐篷”里交易,人来人往,买卖兴旺。十几年前的景象重现。当时,回澜大道还只是“迴龙街”,是城内最著名的“百货摊区一条街”,繁华堪比成都“青年路”。

  B 什邡

  “流动售货车”方便灾区群众

  “5·12”特大地震中,什邡市方亭城区、坝区场镇和山区场镇商业网点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山区场镇,所有商业网点几乎全部被毁。地震发生后,什邡市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商贸企业深入灾区察看和了解商业网点损毁情况;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各商业网点加快恢复进程;千方百计组织调运各类生活日用品,切实保障灾区急需商品货源,确保市场供应。截至目前,什邡市平原地区各场镇商业网点恢复率已达到了95%以上。

  5月15日,地震后的第四天开始,什邡城区部分商场、超市、少数餐饮店和部分金融网点逐步恢复营业。市商务局及时召开全市流通主体企业恢复经营工作会,要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富江商贸”、“什邡邦力达农资公司”和“桂湖摩尔”、“什邡红旗连锁”、“工矿贸易公司”等流通主体企业发挥行业优势,尽快恢复营业;并组织“富江商贸”、“桂湖摩尔”等企业深入红白、洛水、八角、蓥华等重灾镇,现场选址开设“帐篷超市”,并安排“流动售货车”,确保灾区群众和部队官兵购物需求。

  自5月23日红白镇开设第一家“帐篷超市”至今,洛水、红白等5个山区重灾镇已开设“帐篷超市”20个,开启“流动售货车”6台,售货种类主要是捐赠少而又急需的生活用品、日用百货等,基本满足了重灾区群众的生活需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