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评选者伊秀丽事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5:46 新华网
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评选者伊秀丽事迹
伊秀丽

  伊秀丽,女,满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到吉林日报社工作,至今已经24年 。她先后担任城市晚报记者、新闻部主任,吉林日报机动记者部主任、文体新闻中心主任兼文化新闻部主任等职务。

  她个人撰写的作品,曾获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奖在内的各种奖项近百个,其中有中国新闻奖,全国省、市、区党报新 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东北三省晚报好新闻奖,连续获吉林新闻奖等。出版文艺作品一部,主编报 纸新闻业务著作三部。她组织策划并直接参加采写的“农村文化”系列报道和《千秋吉林》专栏,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 表扬,受到吉林省政府的表彰,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新闻出版“精品栏目”。她成功组织策划并参与采写了第六届亚冬会的报 道,多次获省领导的表扬,并获省政府颁发的集体三等功。她与体育部记者一起采写的深度报道《亚泰足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推陈出新体育报道,获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

  2007年组织委派她到西藏采访吉林省援藏工作,她身兼文字、摄影二职,克服了严重的高原缺氧,多次翻越海拔 5000多米的山峰,深入到海拔4300多米的边境县采访,发表了《走过援藏路》《我的家乡在日喀则》等10000多 字的新闻稿件和十几张新闻照片,圆满完成了赴藏采访任务,受到省领导的表扬。

  一、作风扎实,走遍全省所有60多个县市区

  伊秀丽同志在多年新闻工作中,勤勤恳恳,作风踏实。这些年,她的足迹踏遍了全省所有60多个县、市、区,发表 了两千余篇、数百万字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她撰写的百余篇言论专栏《小栏微语》深受读者的喜爱,很多读者或来信或来报社 看望她。

  她曾不辞辛苦,连续三年深入到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搞连续报道;她也曾跑遍大半个吉林省,发表了17 篇“振兴国有企业”系列报道,在全省引起轰动。

  1998年,她的妇科病已经非常严重,犯病时经常痛得大汗淋漓,直不起腰,可是她仍然坚持工作。期间正赶上松 花江发大水,她深入到灾情严重的梅河口和辉南两县,一边抓救灾报道,一边抓党报发行,并积极动员省直部门和一些企业为 受灾地区捐助报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直到病重不得不手术,她才住进医院。通讯《阳光灿烂好行政》《生态农业=效益农 业》等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励的稿件,就是这个时期采访撰写的。

  2005年夏天,正值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系列报道深入展开之际,伊秀丽80多岁的老母亲病重,她没有请过一 天假,夜晚在医院看护母亲,白天组织采写报道。母亲病故,她没有向单位透露过一句。料理完后事,她强忍悲痛,马上带领 记者深入到长白山区,重走抗联路。

  二,重走抗联路,策划采写重大题材系列报道

  2005年初,伊秀丽同志作为文体新闻中心主任,策划、组织并参与采写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系列报道。她 多次走访专家学者、60多年前日伪时期留下的大量遗址遗迹和仍然活着的见证人,查阅了上百万字的文献资料,确定了既纵 览全局又突出地方特色的报道思路。

  为了再现60多年前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艰苦卓绝的爱国主义精神,伊秀丽带领年轻记者,重走抗联路。盛夏时 节,她徒步走进长白山区的老岭山脉,沿着杨靖宇将军的足迹,走访了“长岗战斗”遗址、“5月老岭会议”遗址和抗联英雄 们的墓地。这里四周都是大山树林,密不透风,人迹罕至。她趟过长长的蚂蚁河,不怕蚊虫叮咬,拽着树枝爬上一处陡峭险峻 的半山腰,终于找到了东北抗联最珍贵的遗迹——棋盘坨子。她又辗转到长白山脚下的靖宇县、白山市、临江市和抚松县,踏 访抗联英雄们生活和战斗的遗迹,行程一千多公里,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该系列报道历时半年多,见报100多篇。由于报道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获“吉林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 其中《密林深处的棋盘坨子》获“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三等奖。

  三、办精品栏目,宣传地方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了把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宣传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伊秀丽在社领导的支持下,于2005年开 辟了《千秋吉林》等栏目。《千秋吉林》是透过历史文化遗存来介绍吉林省的文明发展史。她以身作则,一边读史料,一边采 访专家,一边踏查遗迹。很多遗址都很偏远,不通公路,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千方百计接近遗址,感受古人的生存状态。其 中《老河深处的夫余人》《月亮泡的汉书遗址》等20多篇报道就是这样一腿水、一脚泥采写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该栏目陆续见报了90多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吉林省的文明发展脉络。有的读者来电说,这个栏目很 有创意,它不但传播了文明和知识,更增强了吉林人的自豪感和振兴经济的自信心。报社领导也非常重视,决定把《千秋吉林 》集结成书。该栏目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新闻出版“精品栏目”。

  四,坚持三贴近,宣传群众文化,受到中宣部的表扬

  伊秀丽一向重视群众文化的宣传工作,开辟了《农村文化》等专栏。2006年初,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号召,恰好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多样发展的新格局。针对这一情况,她及时推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系列报道。

  一系列来自边远村屯的农民自办文化的报道引起了中宣部新闻局的注意,第183期《新闻阅评》认为,“吉林日报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吉林日报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该系列报道获“吉林新闻”一等奖,“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奖”三等奖。

  五,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援藏报道任务

  2007年6月,按省委要求,报社派伊秀丽采访吉林援藏工作。

  抵达海拔3850米的西藏日喀则以后,伊秀丽经受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头痛欲裂,严重失眠。她的血 压本来很正常,可是到日喀则第二天,血压就猛升到110/160,心慌气短,浑身无力。按医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服用 了救心丸和降压药,顶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及时发回了第一篇报道。

  一同赴藏的电视台同行病倒了,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

  入藏第4天,伊秀丽不顾日喀则地委领导的劝阻,坚持随第三批援藏干部到路途最遥远、也是最危险的吉隆县采访。 她怕由于高原反应记忆力不好,影响采访工作,就在脖子上挂着照相机和笔,手里拿着采访本,在八、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中 ,走一路,记一路,拍一路,生怕漏掉一个生动的细节。汽车几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山峰。从海拔5380米的马拉山 口下山时,盘山路极其险峻,要穿越37个180度的急转弯,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山体,一侧是垂直几百米深的悬崖。她不怕 危险,咬紧牙关,强忍住阵阵袭来的眩晕和恶心,硬是挺了过来。

  吉隆县是与尼泊尔接壤的边境县,全县只有一万多人口,海拔近4300米,环境恶劣,风沙极强,一到傍晚,空气 中的氧气就像被抽干了一样,说话、走路都很艰难。

  傍晚,伊秀丽硬撑着去观看藏族群众组织的联欢会。当听到即将返回家乡的援藏干部们流着眼泪唱《我的家乡在日喀 则》时,她的心颤抖了;当看到汉藏干部手拉手唱“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时,她泪眼模糊。而 此时,高原几乎耗尽了她的体力。她一再告诫自己,要挺住,一定要把汉藏一家亲的故事、把援藏的工作成果报道出去。

  夜晚,她服下安定片和救心丸,也只断断续续睡了三、四个小时。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揣着药瓶,背起相机,冒 着风雪,采访吉林省的援建项目,到藏民家里看太阳灶工程,与藏族群众攀谈,了解吉林省援建5年来的变化 ……

  回到日喀则,她不顾身体虚弱,马上写稿。由于大脑缺氧、思维迟钝、胸闷气短,她不得不靠一遍遍服药来写作,及 时把2300字的现场新闻《走过援藏路》发回报社,得到社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在西藏的日子里,午休中、晚饭后、汽车里,都能看到伊秀丽采访的身影。她用翔实的材料,感人的事迹,充满激情 撰写了8000多字的长篇报道《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全面报道了吉林援藏5年的工作成就和援藏干部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出色地完成了赴藏任务,受到省领导的表扬。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