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要求保护好羌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4:00 新京报

  羌文化会被同化?

  身处大山让羌族传统避免同化,震后走出深山的羌人如何保持文化传统将是个新课题

  四川省有关方面已经注意到,以朱金龙的阿尔村为代表的传统高山羌寨,在地震后所面临的生存危机。离开世居的土地,他们将转入城市或其他地区。目前搬迁已提上议事日程。

  阿尔村这样的羌寨搬离深山后,如何在新的聚居地传承羌寨原生态文化、维持传统宗教,将是新的课题。

  首先,羌族的一些传统文化便是与他们生存千百年的大山联系在一起。据羌族史诗《羌戈大战》记载,“白衣女神”曾用雪山帮助羌人始祖挡住追兵,让其脱险。

  地震后,汶川的萝卜羌寨、阿尔村、茂县的黑虎羌寨,已经不适合继续居住。他们要离开曾经保护自己的大山了。

  学者王明珂曾研究发现,这些羌族山寨比如黑虎羌寨,每一个组(生产队),都信奉自己的菩萨或者山神,敬山神是各自敬各自的。同一个山沟里,“白家一个山神,谢家一个山神,李家一个山神,徐家一个山神,都在高山上。”

  王明珂在他的《羌在汉藏之间》一书中说,羌族传统习俗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与他们身处高山羌寨之中有关。曲山、威州等城镇羌民,其实已经放弃了一些传统文化。

  可以想象,当黑虎羌寨搬迁之后,各村之间的社会群落重新调整,他们的山神信仰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村里的寺庙全被震倒了。”阿尔村的村委会主任朱金龙告诉记者。但是,对于他而言,目前仍然没有精力来考虑这些问题。他首先考虑的还是,村里的800多人,怎么平平安安地搬到一个安全的新的聚居点。

  一级文物被摔成七块

  碉楼、水利系统、古墓葬群等大量羌族文化遗产被埋,有官员称若不抢救,羌文化或成绝响

  地震的时候,70岁的羌族老人李世宣正在北川公园里散步,躲过一劫。他至今仍暂住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内的难民聚居点。

  为了成立一个羌族民俗博物馆,2007年9月份,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委托这位有着40年收藏史的民间收藏家开始在茂县、北川的羌寨里搜寻羌族文物。

  “我们一共收集到300多件羌族文物,包括羌族传统武器、传统丝织品、马家文化以及齐家文化时期的土陶、羌族传统的瓷器和木器,原本打算在羌历年前开展,但这一下子全没了。”李世宣惋惜地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件羌族的弩,是孤品。”

  李世宣所参与的、由绵阳市专门拨款10万元搜集羌族文化遗产的行动,因为地震,导致羌族文物集体被毁。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羌文化研究专家孙宏开也实地考察过川北的羌寨。对于当年走过的地方,那个村子有什么建筑,半个世纪后,他依然清晰记得。

  6月10日,孙宏开给记者提供了灾后羌族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的一个简单清单。其中包括碉楼、羌族水利系统、羌族桥梁(溜索)、羌族刺绣、羌族传统饮食、古代羌族墓葬群、释比。

  记者从四川阿坝州政府以及国家民委得到的资料显示,孙宏开所提及之羌族文化遗产各个方面,几乎都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破坏:

  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墙多处垮塌,城门开裂、变形。茂县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茂县黑虎乡的黑虎鹰嘴河寨的碉楼有部分坍塌;撮箕山石棺墓葬群部分山体滑坡。另外,还有安乡石棺葬、牟托石棺葬、别立石棺葬等遗址因为震后交通中断,受损情况尚未统计。

  此外,两县的一些馆藏文物亦遭受破坏。汶川县文物管理所的国家一级文物瓦司差役碑被摔成7块;635件陶器损失40%。茂县羌族博物馆馆藏的7519件陶器瓷器有70%损坏。

  “北川几个民族手工艺作坊,也在地震中失去了。”在地震中失去妻子的北川羌族博物馆馆长高泽友说。

  而记者也从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了解到,已经有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而具体的数字,还在统计之中。

  总理要求保护好羌文明

  文化部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抢救工作;冯骥才也带领民间力量入川调查

  目前需要耐心等待更久一些,才能明白羌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汶川大地震中,到底失去多少文化记忆。

  “民族记忆片段的流失,让一个民族宛如没有皱纹的老祖母,年轻得可怕。”冯骥才著文论述地震导致羌族民族记忆消失的可怕后果。

  日前,他所带领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组织的调查组,已经入川,计划开展地毯式调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国家民委于5月30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并启动了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于此同时,文化部也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文化部要求,尽快摸清地震重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灾情况,掌握重灾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传承人的相关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等设施的受损情况。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重建和恢复传承规划,纳入灾区文化设施重建规划。

  而自此之前,5月24日,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温家宝在汶川映秀镇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要求,要保护好羌族古老的文化和文明。随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

  在5月30日的座谈会上,许多专家提到,应该在四川震中也建立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

  汶川县阿尔村主任朱金龙现在忙于新居住点的兴建。他说,估计也许半年以后,那些远赴深圳的羌族孩子就能回到父母身边。“那时,阿尔村应该已经在新的安置点居住下来。”

  但是,在孙宏开等专家看来,此次地震之后,到底能有多少民族的记忆留给这些孩子,则是更需要担心的问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