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都江堰:伤城的坚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0日14:26 《小康》杂志
5月的最后一天,再一次进入都江堰。巨大的悲痛之后,一种缓慢的伤痛在这座城市里蔓延,冷静的,隐隐的,悲凉的。渐渐地在伤痛里,生出坚强来,悲壮的,辛酸的,但充满了希望。 因为交通的便利,这个城市在灾后最早地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他们心生感激;同时,因为是交通的枢纽,他们承担着作为全省抗震交通要道和前线基地的责任。 这种感恩和责任的力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一种叫做坚强与坚韧的气质,渗透在灾后重建急促的步伐里。 虽然留在城里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留下来的人们正在努力恢复生产与生活。尽管很难,但是,活着的人,生活仍然要继续。 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为了安全和秩序,劝说有条件的人们暂时离开,到外地投亲靠友去,等到秩序渐渐恢复之后再回来。 人们还是不敢再回到建筑物里边去,尽管有些看起来是好的,但余悸还在。 而事实上,这里的情况也并不如人们从航拍镜头上所看到的那样:都江堰城区形状完整。沿着都江堰城区的大街小巷一路走过,发现尽管没有大面积的垮塌,但是,大多数的建筑严重受损:受到严重破坏的超过50%,20%需要加固维修,剩下不到30%基本完好。 在灾民的安置点,每到吃饭的时间,人们拿着碗,排着很长很长的队,去打饭。 “有一些不好意思,有一些无奈,但没有办法,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秦军说,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但是,能做的是尽快结束这种生活状态。 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这场灾难之前,来旅游的人很多,他的生意还不错。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什么生意了,但他还是要准点出来上班。他说,必须要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已经无家可归了,但显然他不愿意执着地沉溺于一个确定的灾难。 政府正在努力而迫切地恢复一个城市的常态。 老百姓还在风雨里,有些问题政府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两年的过渡期 在都江堰市建设局临时搭建的简易办公室里,建设局长闵云万和活动板房临时安置工作组的成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活动板房的临时安置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国家的决心是很大的,不同的省份也在进行对口扶贫。这让他们感到比较安心。 但是,全国一下需要那么多活动板房,压力也很大。按照建设部的要求,6月25日要赶出第一批,7月25日赶出第二批,8月25日出第3批。根据灾民的安置计划,闵云万他们想尽量缩短这个时间。至于能缩短到什么程度,无法预计。 困难还是很多的,“不一定能如我们的愿望进行”。 “农村的工作要相对困难一些,评估的工作难度更大一些。” 闵云万说。 选址要有一个安全性的评估。在都江堰,有很多的山区处于滑坡地带,地质不稳定,这给选址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且,农民的集中居住也是一个问题。集中有集中的好处,发放物资方便,对未来的城乡统筹也有好处。 成都还是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这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现在的问题跟他们关在办公室考虑的问题有些不一样。 集中以后,这么多人的社会管理是一个问题。在接下来两年时间的过渡期,管理不好会发生很多的社会问题。 原来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警务室、党支部室。“党的领导必须得在啊,不然就乱了。”基本上以村组为单位,书记、村长要管理起来,然后往上一级一级地形成一个有序的管理。 城区的安置规划基本已经完成,除了干部安置这一块。最先的板房全部由老百姓来住,干部先住帐篷。等最后老百姓都安排完了,再安排干部。 这是原则。 干部自己也是灾民,也有个人的感情,矛盾不可能没有的。 这些天,闵云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过3个小时。因为忙碌,也不只是因为忙碌。凌晨三、四点了才睡着,不到六点半就再也睡不着。 采访中,他回避了困难和压力。代之以长长的沉默。 “我也是从废墟里出来的。”他哭了,一切依然历历在目。 地震的那一天,他的爱人正好病了。他从单位回去给她送药,刚准备离开,开始地震。他和爱人连忙把床单裹在身上,然后躲进卫生间。刚蹲下,楼房开始下沉。 前后不到10秒钟的时间。 他家住6楼,最顶层。楼顶的预制板压下来,压在他们的身上。当闵云万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的时候,肋骨骨折,背上多处软组织受伤。 “完全想不到。”闵云万泣不成声。 他被送进了医院。 另一边,建设局的一幢绿化处办公楼也在地震中倒塌了,掩埋了13个人。 在医院里,闵云万托人带出纸条对全局救灾工作作出安排。 3天3夜,他的同事在现场,用人工救援。 最后,生还的只有两位,其余的遇难。 这是一种极度残忍的回忆,藏在记忆的最深处,挥之不去。 但国家和社会的关心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这是一种力量,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从废墟中爬起,也支撑着他们努力地站立起来。 永久房生出的希望 建设永久房的规划也要提上日程了。 都江堰市规划局局长屈军说,如果能够早一天解决老百姓的永久性安置房问题,无论是对受灾的群众还是对社会的稳定,都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当然还有经济效益。毕竟,板房里的生活相对永久房里的生活是要差很多的。 而永久房才是一个城市的常态。恢复到以前的常态,或者尽量地恢复到以前的常态,需要安居乐业。 国家没有义务来赔偿,但是国家有义务灾后救助老百姓。都江堰市给出的标准是:每户一概获得70平方米的救助安置房。 屈军很激动,是重建新生活的激动。希望渐渐取代悲伤了。在他那里,掌管着都江堰的未来。 他说,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到希望。规划马上要考虑的就是永久性安置房。 “老百姓每天看到房子在长高的时候,他的心理就充满希望。”人只要有希望的时候,这个社会就稳定。社会的稳定在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 但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已经有的规划范围内,大片的土地是不能用的。 旧城里有接近一半的房子不能再住了,在未来可能要被拆毁。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一两年的时间。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片土地将近十平方公里的地方被占用了。 整个城区受灾的人口将近一半,大概是15万人。板房一户按3个人计算,就要5万户,一亩地安置12户,总共占用5个平方公里左右,这又占掉一块。 这样就有将近15万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是不能用的。 永久性安置房会零星地穿插于旧城区的边上,大约在100万平方米左右。而整个需求大约是在1000万平方米。更大的一部分,要在新区来解决。 在聚源新区,大的框架已经形成。从地图上看,这个地方地质也符合建筑的标准。 专家认为,要解决大面积的老百姓的住宅问题,需要放在这个地方。 这里还有行政中心。在这次地震中,都江堰的各行政办公地点几乎全毁了,要重建也打算放在这里。旁边还配一些信息产业,提供工作岗位。 “未来的建筑量是非常大的,需要的劳动量也很大,只有进入常态以后,大量的人才可以腾出精力去劳动,才可能产生自己的经济。” 屈军说,我们一定还要靠自己,不能躺在救助的温床上而无所作为。 这也是政府考虑的范围,在规划上要落实。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